在全力邁向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的大背景下,
碳交易市場作為核心戰略要素,正呈現出嶄新的風貌。
11月6日,生態環境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深入解讀了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強制
碳市場”)和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以下簡稱“
CCER市場”)的最新進展與顯著成效。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夏應顯在發布會上表示,截至今年10月,我國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將近5億噸,成交額達297億元,交易
價格呈穩步上揚態勢。同時,CCER市場已公示44個減排項目,預計每年能產生核證自愿減排量1137萬多噸。
規范發展 成效斐然
強制碳市場是我國利用市場機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推動
綠色低碳發展的制度創新,是實現“雙碳”目標和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自主貢獻目標的核心政策工具。
今年以來,強制碳市場建設再上新臺階。發布會上,夏應顯從四個方面對我國近年來在碳市場建設中取得的成就進行了解讀。
“首先是制度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夏應顯指出,今年5月,國務院頒布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作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首部專門法規,《條例》為碳市場建設提供了上位法依據。《條例》與碳排放核算核查、配額分配、注冊登記、交易結算等30多項規章制度和技術規范,形成了多層級、比較完備的法律制度體系。
持續加強數據質量管理。夏應顯強調,生態環境部將數據質量視為碳市場建設的“生命線”,不斷優化碳排放核算核查方法,實施關鍵參數的月度存證制度,大幅優化了碳排放核算的規范性、準確性和時效性。
同時,生態環境部還組織制定了發電行業2023和2024年度配額總量和分配方案,組織各省市開展了2200多家發電企業的配額分配和清繳工作,確保了市場的平穩有序運行。
為落實全國碳市場擴圍的任務要求,夏應顯提出,生態環境部正在積極推進鋼鐵、水泥、鋁冶煉等行業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并加快編制相關核算核查指南。
此外,作為強制碳市場的有力補充,CCER市場自今年1月啟動以來,進一步豐富了政策工具箱,并取得顯著進展成效。
據悉,生態環境部聯合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及相關配套制度,為市場主體提供了全面的規范指引。同時,生態環境部明確了造林
碳匯、并網光熱發電、并網海上風力發電、紅樹林營造4項自愿減排項目
方法學,并支持甲烷利用、交通節能等領域發展。
目前,全國統一的注冊登記系統和
交易系統已上線運行,已有44個減排項目公示,預計每年可產生核證自愿減排量1137萬余噸。
深化機制 助力雙碳
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提出,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國際影響力的碳市場,為新時期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樹立了目標。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設,將其作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從最初的“7+1”碳交易
試點,到如今擴展至全國范圍,我國強制碳市場建設不斷推進,制度規范日益完善,
碳價發現功能逐步形成,并已初步顯現行業減排效果。
針對這一積極發展趨勢,夏應顯在會上表示,生態環境部將持續深化市場機制在溫室氣體減排中的重要作用。他強調,將進一步完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并加強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以期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在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積極作用。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深入落實《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規定,修訂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等配套制度。同時,將持續夯實數據質量,嚴厲打擊數據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確保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夏應顯說。
據悉,生態環境部還積極推動將鋼鐵、水泥、鋁冶煉三個重點行業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國際影響力的碳市場,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在完善CCER市場機制方面,生態環境部也將采取一系列措施。夏應顯表示:“一方面,將強化制度設計,指導注冊登記機構與交易機構建立管理制度,并建立健全對不同市場主體的監督管理機制。另一方面,將擴大市場支持領域,常態化開展方法學公開征集和遴選評估,確保制度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時,將建立健全數據質量監管機制,嚴懲弄虛作假行為,確保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