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生態環境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15日,全國
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已超過4.6億噸,累計成交金額近270億元,顯示出市場運行平穩且活力顯著提升的良好態勢。
自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市場正式啟動以來,這一政策工具在推動碳達峰與
碳中和目標實現方面發揮了核心作用。三年來,全國碳市場不斷完善市場機制,通過設定碳排放總量控制目標并以排放配額的形式分配給參與企業,以
碳配額的
價格作為激勵手段,鼓勵企業減排。
碳價也從開盤初期的40多元/噸穩步上升至90元上下,并在某些時期突破100元/噸的歷史高點。
在成交量和成交額方面,全國碳市場也呈現出顯著增長。2023年,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年度成交量達到2.12億噸,較2022年增長3倍,年度成交額為144.44億元,日均成交量達到87.58萬噸。市場活躍度較往年大幅提高,碳價發現機制的作用逐步顯現,全年碳價運行平穩,未出現劇烈波動。
地方碳市場方面,盡管整體活躍度有待提升,但部分市場如
北京碳市場成交均價總體高于其他市場,最高成交均價達到149.64元/噸。廣東、上海、深圳等市場成交均價也穩中有升,顯示出地方碳市場在推動區域
綠色轉型方面的積極作用。
全國碳市場的穩步發展離不開頂層設計的不斷完善。近年來,中國政府以《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為代表的雙碳“1+N”政策體系逐漸構筑完成,政府各部門出臺了多項重點領域和行業的實施方案及支撐保障方案,為碳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基礎。
隨著全國碳市場的逐步成熟,進一步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的各項措施正緊鑼密鼓展開。
目前,全國碳市場主要覆蓋火力發電企業,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已明確提出“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生態環境部正分階段、有步驟地推進,預計將有更多成熟行業如鋼鐵、建材等被納入全國碳市場。2024年4月3日,生態環境部先后發布鋁冶煉行業、水泥熟料行業的碳排放核算、報告與核查指南的征求意見稿。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近日公布的2024年度納入全國碳市場管理的排放單位名錄中,新增了7家石化、化工、鋼鐵、建材、民航等重點行業企業,進一步證明了全國
碳交易市場擴容已成定局。
碳市場的健康發展不僅促進了企業的綠色轉型,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投資和發展。眾多發電企業通過建設生物質發電項目、優化燃煤效率等措施,積極履行控排責任,實現了整體能耗的降低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減少。這些企業通過碳市場交易,不僅能夠獲得經濟激勵,還提升了
節能減排的意識和能力。同時,碳市場的發展也催生了一批專業的
碳資產管理機構和服務商,他們為企業提供
碳資產管理、碳交易策略制定等服務,幫助企業更好地適應碳市場的發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