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
環交所”)發布公告,根據國家總體安排,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于2021年7月16日(星期五)開市。
全國
碳市場交易產品為碳排放配額(CEA),各界最關注的還是
價格走勢。7月14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從全國7個地方
試點運
行情況看,近兩年加權平均
碳價約在40元/噸左右。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
專家認為,根據前幾年地方
試點情況來看,預計開市后
碳價大概率在40元/噸至50元/噸之間,但由于碳價影響因素過于復雜,所以不排除初期有偏差。
“碳排放配額交易實際上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作為商品來交易,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價格的定價區間要保持相對的合理均衡。”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地方試點
碳交易所數據,2020年
北京碳排放均價在80元/噸以上,上海均價40元/噸,其余各地也都維持在20元/噸至50元/噸,預計全國碳市場開市交易后,碳價會在50元/噸左右波動。
“根據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透露的數據,近兩年加權平均碳價約在40元/噸,預計碳價會在40元/噸上下浮動。”某券商分析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全國碳市場啟動后,需要重點關注碳交易政策體系的完善與變化,包括未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的出臺,抵消機制相關政策出臺等,此外可關注碳市場價格、交易情況,與國外市場的對比分析等。
根據生態環境部相關規定,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構成立前,由上海環交所承擔全國碳排放權
交易系統賬戶開立和運行維護等具體工作;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機構成立前,由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承擔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賬戶開立和運行維護等具體工作。
據上海環交所6月22日發布的《關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相關事項的公告》顯示,CEA交易應當通過交易系統進行,可以采取協議轉讓、單向競價或者其他符合規定的方式,協議轉讓包括掛牌協議交易和大宗協議交易。交易時間方面,除法定節假日及交易機構公告的休市日外,采取掛牌協議方式的交易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采取大宗協議方式的交易時段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13:00至15:00。采取單向競價方式的交易時段由交易機構另行公告。
“確保碳排放數據的真實準確,這是我們全國碳市場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趙英民表示,為了進一步提升全國碳市場數據質量,下一步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一是積極推動盡早發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加大對數據造假行為的處罰力度,加強執法保障。二是持續加強能力建設,提升碳市場參與各方業務能力。三是加強監督指導,持續開展對地方生態環境部門和企業的監督幫扶,狠抓數據管理。四是加強信息公開和信用體系建設,借助全社會力量對數據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從而提升全國碳市場的數據質量。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顯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主體包括重點排放單位以及符合國家有關交易規則的機構和個人。據悉,全國碳市場啟動前期,只有重點排放單位參與交易,即首批2225家發電企業參與交易,其他機構和個人暫時未能參與交易。
至于全國碳市場何時會對其他機構和個人開放,上述券商分析人士認為,大概率等市場機制運行成熟之后再逐步放開。
此外,趙英民表示,生態環境部已經連續多年組織開展了全國發電、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等高排放行業的數據核算、報送和核查工作。這些高排放行業的數據核算、報送核查工作也是有比較扎實的基礎。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按照成熟一個批準發布一個的原則,加快對相關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國家標準的修訂工作,研究制定分行業配額分配方案,在發電行業碳市場健康運行以后,進一步擴大碳市場覆蓋行業范圍。
陳靂認為,未來減排參與企業的覆蓋面需要更加廣泛,不僅是鋼鐵、有色、電力等這類行業,如汽車排放等相關領域都可逐漸納入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