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將全面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 形成倒逼機制 推動結構轉型
試點省市碳市場累計成交量超過4億噸,累計成交額超過90億元#e#
南方早報:目前中國試點碳市場已經成長成為配額成交量第二大碳市場,未來建設還存在什么困難和挑戰,還在什么方面繼續推進?
李高:中國的碳市場建設不僅是中國社會關注,國際上也非常關注。建設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也是落實二氧化碳新達峰目標和碳中和愿景目標的重要抓手。
這項工作我們從2011年就在試點先行,開始推進,在七個省市開展了試點。截止到2020年8月,試點省市碳市場共覆蓋鋼鐵、電力、水泥等20多個行業,接近3000家企業,累計成交量超過4億噸,累計成交額超過90億元,有效推動了試點省市應對氣候變化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試點省市都非常重視這項工作,有的省市通過地方人大立法,有的省市通過發布政府令的方式來強化這項工作的法律保障。地方試點碳市場也為我們正在積極推進的全國碳市場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與此同時,我們也積極向其他國家學習,向歐美碳市場吸取經驗。中國有自身的特點,我們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的碳排放在一定程度上還要繼續增長。跟發達國家在已經達峰并逐年下降的情況下推動碳市場建設不一樣,我們在制度設計上要適應實際情況,在吸收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形成適合我國國情的制度設計。碳市場建設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工作任務非常繁重,在過去一段時間里面我們也是積極克服各種困難,包括克服機構改革帶來的挑戰,克服疫情帶來的挑戰。現在全國碳市場建設緊鑼密鼓,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在制度體系方面,我們積極推動《碳排放權交易暫行條例》出臺,編制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和《全國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管理辦法》,還有碳排放報告核查的配套文件,這些文件近期都會陸續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并爭取盡快發布。
在碳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們組織湖北省、上海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及相關的支撐單位研究制定了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和
交易系統的施工建設方案。
在開展配額分配方面,我們組織地方報送并核對了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名單。配額分配是一項非常基礎性的工作,在反復論證聽取行業協會和相關企業意見的基礎上,我們起草形成了《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正根據地方、部門和企業反饋的意見作進一步修改完善。
在能力建設方面,針對不同的市場參與主體,我們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大規模能力建設培訓活動。其中,僅針對發電行業的配額試算,我們就編制了四本培訓教材,舉辦了八期15場培訓,1500多家發電企業和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超過六千人參加。
在深化全國碳市場相關基礎工作方面,結合全國碳市場下一步確擴大覆蓋范圍的需要,從2013年開始,我們就已組織開展了相關行業企業的碳排放數據報告與核查工作,除發電行業以外,還涵蓋建材、有色、鋼鐵、石化、化工、造紙、航空等行業。
還有一些工作也很有意義,我們成功將我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
CCER)申請成為國際民航組織認定的六種合格的
碳減排機制之一。下一步,我們將推動我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發展成為全國碳市場的抵消機制。
“十二五”是試點先行,“十三五”是為全國碳市場打基礎,“十四五”應該是我國碳市場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期。我們將實現從試點先行到建立全國統一市場,實現從單一市場,單一行業突破,把多行業納入,還要實現從啟動交易到持續平穩運行。我們將進一步的加快相關工作進度,確保相關的制度文件的出臺、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數據核查工作加快推進,為盡早實現上線交易奠定良好基礎。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