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每年增匯量約為4000萬噸,如果按每噸30元
價格計算,林區每年固碳貢獻價值12億元以上。
目前,我國林業
碳匯交易方式、交易規則、交易風險管理、交易爭議處理等一系列事務“無法可依”,制約林業
碳匯交易發展。
內蒙古大興安嶺綽爾林業局大黑山瞭望站遠眺 劉磊攝
“真是沒想到,空氣還能賣錢。”內蒙古圖里河林業局林場工人王寶新激動地拿著手機給《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看,內蒙古大興安嶺國有林區接連完成多筆林業碳匯交易的消息“刷爆”了他的微信朋友圈。
自從2015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我國最大國有林區——內蒙古大興安嶺國有林區在轉型發展探索過程中,積極開展林業碳匯交易創新實踐。
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碳匯辦公室主任包國慶告訴記者,林業碳匯是指通過植樹造林、加強森林經營管理和恢復森林植被等行動,增加森林儲碳能力,將經核定的減排量掛牌出售,控排企業或單位通過購買
碳減排量來抵消其工業
碳排放的過程。
碳匯交易,可以提升森林生態效益,增強林區增匯減排功能,帶動林區經濟轉型;更為重要的是,相關地區還可利用林業碳匯增量抵消工業排放,為工業發展創造空間。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每年增匯量約為4000萬噸,如果按每噸30元價格計算,林區每年固碳貢獻價值12億元以上,目前林區實現碳匯交易191萬元,碳匯交易的一小步,是“綠水青山更是金山銀山”實踐的一大步。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