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2022年首批
碳排放數據造假
案例浮出水面。
3月14日,生態環境部公開碳排放報告數據弄虛作假等典型問題,涉及四家機構。早在2021年10月-12月,生態環境部組織31個工作組開展碳排放報告質量專項監督幫扶,以重點技術服務機構及其相關聯的發電行業控排企業為切入點,圍繞煤樣采制、煤質化驗、數據核驗、報告編制等關鍵環節,深入開展現場監督檢查。
篡改偽造檢測報告
作為“雙碳”目標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下稱“
碳市場”)于2021年7月16日在上海環境(10.210, 0.00, 0.00%)能源交易所正式啟動。
碳市場旨在通過二氧化碳排放權交易,降低碳排放量。納入碳市場管控的企業,每年會獲得碳排放配額(CEA),
碳交易就是以此為產品,進行自由出售或購買。
按照3月14日的碳排放配額
價格58元/噸,企業若能降低100萬噸碳排放量,即可減少5800萬元的支出。如此一來,碳排放數據造假應運而生。
在3月14日生態環境部披露的案例中,以中碳能投科技(
北京)有限公司(下稱“中碳能投”)為首。早在去年7月6日,內蒙古生態環境廳就通報了“內蒙古鄂爾多斯(22.460, 0.00, 0.00%)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虛報碳排放報告案”,系全國首例碳排放報告違法案件,其報告則由中碳能投協助完成。中碳能投主要問題如下:
一是篡改偽造檢測報告。中碳能投利用可編輯的檢測報告模板,篡改內蒙古鄂爾多斯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等控排企業元素碳含量檢測報告的送檢日期、檢測日期、報告日期、報告編號等重要信息,將集中送檢偽造成分月送樣、分月檢測,并刪除了原始檢測報告的二維碼。篡改部分控排企業元素碳含量檢測結果,并編造全水分數據用于折算收到基元素碳檢測數據。
二是授意指導企業制作虛假煤樣送檢。中碳能投與控排企業簽訂的咨詢合同中,承諾“在分配方案和核算方法不變的情況下,可為電廠碳排放配額扭虧為盈,實現配額富裕”,明確“指導企業開展2019和2020年入爐煤元素碳含量檢測的采樣、制樣,并聯系檢測機構外檢”。中碳能投在明知企業未留存歷史煤樣的情況下,授意指導多家控排企業臨時制作煤樣代替2019、2020年的月混合煤樣補測元素碳含量。
三是碳排放報告編制不實,報告內容失真。中碳能投編制的碳排放報告存在虛報瞞報燃煤量、供熱量、外購電等重要生產數據,參數選用和統計計算錯誤等問題。碳排放報告質量控制缺失,不審核重要原始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部分項目存在多套數值不同的生產數據報表和煤質檢測報告。
另外,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存在核查履職不到位,核查工作走過場問題;青島希諾
新能源有限公司存在核查程序不合規,核查結論明顯失實問題;遼寧省東煤測試分析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則涉嫌編造虛假檢測報告問題。
生態環境部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督促指導地方生態環境部門,對存在上述問題的技術服務機構及有關企業進一步調查,堅決查處數據虛報、瞞報、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同時,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進一步加強對技術服務機構的監督管理,規范咨詢、核查、檢測服務行為,確保技術服務過程和結果真實、合規、公正,保障碳市場平穩健康運行。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