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揚州經開區國控零碳辦公園區“能碳大腦”
平臺正式上線。該
平臺通過數字化、物聯網等手段,實現辦公園區
碳排放和能耗指標的可跟蹤、可分析、可視化,并實現低成本開展
碳足跡核算與認證。
在今年5月底召開的揚州經開區智慧零碳園區建設工作推進會上,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胡春風表示,要抓好零碳工廠建設,布局“3+3”
試點,推進全區智慧零碳九大工程建設,全力以赴把智慧零碳園區建設任務抓實干成。
企業成為“問天借電”主力軍
站上晶澳公司晶山園區近15萬平方米的光伏屋頂,連片的光伏組件匯聚成一片藍色的海洋,源源不斷將汲取的太陽能轉換為電能。該廠區21.83MW分布式屋頂光伏電站已并網運行。“工業用電
價格1元一度,光伏綠電只需要3毛多,企業自己投入建設,3—5年即可回本,而光伏組件總發電周期可以持續25年。”經開區發改局局長張余龍表示,“推行零碳建設對工業集中區的發展來說是值得做也必須做的事。”
在中集集裝箱揚州基地設備部經理馬全的辦公室墻上,掛著一張巨大的“零碳工廠”建設推進圖。“我們的產品主要是出口,從2026年開始,歐盟就會根據商品的碳排放量征收碳關稅,所以加快‘零碳工廠’建設對我們至關重要。目前西廠區屋頂光伏、儲能站已建成并網。”
投入少,回本周期短,“問天借電”已成為經開區企業、園區
綠色發展的重要手段。截至目前,經開區光伏發電已實現并網230MW,預計今年底能達到260MW。如今在經開區,辦公樓、工廠、停車棚以及學校、醫院等一些公共建筑的屋頂,幾乎全部變為
綠色“聚寶盆”。
多手段加快擺脫“碳依賴”
光伏發電為企業實現了一部分綠色電能的供給,而能“谷電時段儲能,峰電時段放電”的“超級充電寶”——儲能站,在幫助企業節省電費開支的同時還增加了供電的可靠性、穩定性。晶澳集團管電系統負責人崔亮帶記者參觀了已經投入使用的8個儲能站,他介紹,“一個儲能站每次能儲電2萬千瓦時,每天凌晨用電低谷期從電網充電,用電高峰時放電,以此削峰填谷,幫助企業降本增效、
節能減排。”
目前,晶澳晶山園區已建成10MWh儲能電站并已并網運行,中集集裝箱揚州基地3.72MWh儲能站投入使用,阿特斯36MWh儲能站項目已完成備案手續,正在采購設備,預計10月投入運行。
除了發電、儲電,利用高效能源站將原本被浪費的能量合理利用,也是減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徑。在晶澳晶山園區能源站內,4臺變頻離心式電制冷機組24小時高效運轉,這款量身定制的超高效制冷機組,將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余熱回收,再用于發電、供熱等用途。該制冷機組設計負荷5600冷噸,年供冷量可達8000萬千瓦時,實現能效提升10%,每年可減少供冷成本155萬元。
目前,揚州經開區已建成7座能源站,其中2023年開始建設的樸席能源站將成為全省首座區域綜合能源站。張余龍表示,下一步經開區還將在零碳建筑與交通方面持續發力,推動全區智慧零碳建設在全市乃至全省形成示范。
綠能數據匯聚成“網”增效益
“7月30日中午11點,當日發電量101.4千瓦時,累計發電7347.8千瓦時,節約標煤2935.05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485.37噸……”在經開區阿特斯
新能源基地一樓大廳,智慧能
碳管理平臺動態顯示著從今年5月阿特斯一期23.9MW分布式光伏項目建成并網以來的實時數據。該平臺通過全方位采集能碳數據,快速識別能源使用的低效環節和浪費點。據介紹,通過智慧能
碳管理平臺核算,該公司光伏年發電量約2000萬千瓦時,節約成本約1000萬元。
在中集集裝箱揚州基地,西廠區的微電網系統剛剛完成招標。“微電網系統是由儲能、能量轉換、監控等裝置組成的小型發配用電系統,通過平衡整個廠區用電負荷,形成發電、儲電、耗電的內循環,最大程度提高綠電使用率。根據規劃,微電網系統將于今年12月建成運行,我們也在積極謀求2025年完成零碳工廠認證。”馬全對企業順利拿到“綠色通行證”充滿信心。
談到剛剛上線的“經開區能碳大腦”,揚州經開區國控(集團)總經理李政表示,下一步將加快推進全區能耗數據、綠色新能源數據接入工作,盡早形成微網運營服務能力,在此基礎上,通過綠證開發和交易能力,將園區生產的綠色能源轉化為經濟收益。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