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氣候風險管理能力
作為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氣候投融資活動對引導更多資金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殊為關鍵。
自2021年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以來,我國氣候投融資工作進展迅速,相關政策和標準陸續出臺,各地試點加快推進,項目儲備和資金投入持續快速增加,金融機構業務模式和產品服務不斷創新。截至2022年底,全國首批23個氣候投融資試點地區共征集或儲備項目超1500個,涉及資金達2萬億元左右。
但同時,仍有些問題亟待解決。“在取得較大進展的同時,氣候投融資工作推進仍面臨諸多挑戰。”曾剛表示,氣候投融資規模有待進一步擴大;對氣候風險的認識和管理能力亟待加強;綠色低碳項目的融資渠道較為單一;同時還存在地區、行業間氣候投融資發展不平衡以及支撐體系有待健全完善等問題。
興業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當前的氣候投融資實務中,金融機構仍面臨一些困難與挑戰,例如項目庫建設需要加快;企業、金融機構的積極性有待進一步調動;風險緩釋措施、配套激勵政策也需要進一步落實。
“如果不在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率、信貸規模和流動性方面給予一定政策優惠,對貸款進行差異化考核,則難以有效激發金融機構開展氣候投融資業務的能力和意愿。”吳琦表示,當前問題集中于三點:一是氣候投融資標準體系有待統一和規范(包括碳核算、信息披露等方面),二是氣候投融資激勵機制有待建立健全,三是金融機構應對氣候變化的風控能力有待提升。
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離不開金融機構的共同參與。商業銀行已對此達成共識,正積極思考如何加強氣候風險管理能力。此前恒豐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辛樹人在第三屆中國氣候投融資國際研討會上提出,商業銀行要聚焦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探索金融機制、模式和產品創新,提升服務質效。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首席風險官王景武建議各方凝聚綠色發展共識、加大綠色金融供給、強化風險防范、加強信息披露。
“商業銀行應充分認識氣候相關風險的長期性、復雜性、嚴重性,從戰略引領,補齊短板,數智驅動,合作賦能入手,進一步加強氣候風險防范的意識和能力,突破氣候風險管理中的瓶頸制約,實現應對氣候變化和自身高質量發展雙贏。”王景武表示。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