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背景下學校教育變革的支點
一是引入環境、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的主題,創新STEM(科技、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報告提出,可依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環境科學框架重構STEM教育。該框架明確了STEM教育的核心使命,即培養學習者的基本科學素養;在教學方式上倡導“以解決方案為導向”的學習,并將其置于與“問題導向”的學習同等重要的地位,引導學習者掌握氣候變化解決方案,并用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面臨的氣候挑戰,增強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該框架還提出,應從個人主義轉向集體行動,重視培養學生合作解決問題、協商和管理沖突的能力。另外,新發明、新技術對各行各業的
綠色轉型至關重要。鑒于此,STEM教育應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學習興趣,吸引和支持那些有相關興趣和才能的人繼續深造,壯大未來的科學工作者隊伍。此外,該框架強調,促進STEM教育的多元化,縮小學習者的性別差距和階層差距,加強環保領域的就業指導。
二是推動跨學科課程學習變革。應對復雜的生態挑戰,僅讓學生掌握科學知識和技術技能遠遠不夠。氣候變化教育應入腦、入心,覆蓋學生的認知、情感和行為。對此,報告指出,可將氣候變化的主題嵌入各學科領域和課外活動,通過跨學科課程學習,提升學生的環境認知、環境關懷、自我效能感,進而為推動社會綠色轉型作出貢獻。除此以外,以氣候變化為主題的跨學科學習變革還要關注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的適齡性,調動教師參與變革的積極性并將環境和可持續發展主題融入教師的專業學習。
三是開展地方本位教育,鼓勵學習者的環境友好行為。地方本位教育是一種將學習過程與師生所處的物理空間相聯結的教學思路,已成為所有與地方驅動、立足社區、聚焦生態相關的教育模式的總稱。地方本位教育中的“地方”具有多重含義,既指地理空間、特定區域的歷史文化,也指個體的歸屬感。這對學校開展氣候變化教育具有諸多啟示意義:將教育空間由課堂擴展至校外;將地方故事、當地面臨的氣候挑戰等作為主要教育內容;教育形式注重學生對地方的探索和體驗,包括體驗式學習、戶外學習、項目式學習、社區服務等;將培養學習者對地方的歸屬感納入教育目標,從而將可持續發展理念內化為個體的態度和價值觀,并轉化為環境友好行為。
四是增強學校自身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現有證據表明,過去20年,氣候災害顯著增加,各類極端天氣頻發。風暴、洪水、極端高溫等都會不同程度地損壞學校基礎設施,擾亂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并且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學業成就帶來巨大影響。一次極端天氣事件可能讓學生遭遇壓力、失眠甚至抑郁、焦慮和創傷后應激障礙。還有研究表明,寒潮天氣和極端高溫容易使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能力下降,并且對處境不利的學生具有更大的傷害。為提升應對氣候危機的能力,學校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第一,改造學校基礎設施。學校基礎設施作為保護和改善自然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既具有環保價值,也具有教育價值,可用作戶外學習的載體,提升學生的環保意識。第二,調整學校校歷,通過改變上學和放學時間、重新安排寒暑假、采取網絡教學等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極端天氣對學校教育的干擾。第三,關心學生的福祉和心理健康問題。學校可制定應急響應計劃,定期更新并將其傳達給師生。與當地政府和社區加強合作,以提升應對極端天氣的能力,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務。第四,充分利用氣候風險監測數據和預測信息以及一些國際組織提供的關于未來潛在風險的提示,評估學校環境,提前制定應對氣候危機的行動方案。
(作者單位系嶺南師范學院)
《中國教育報》2024年04月11日第9版 版名:環球周刊
作者:張國玲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