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雙碳轉型目標和新質生產力要求下,園區經濟將面臨轉型和洗牌。除了“畝產論英雄”、“效益論英雄”外,還要加上“環境論英雄”、“能耗論英雄”、“
碳排放論英雄”等新指標。對中西部地方政府來說,新機遇就在眼前。
今年“兩會”的多個信號都顯示,碳達峰和
碳中和轉型進程將加快,因為這涉及到新質生產力的破題和我國零碳經濟的國際競爭。
“雙碳”轉型國家戰略已經提出3年多,前兩年是政策框架搭建時期。“1+N”政策體系在此期間基本建立。
其中的“1”是指《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這是是管總體管長遠的,發揮統領作用。“N”是指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為首的政策文件,此外還包括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等分領域分行業,以及各地方等碳達峰實施方案也陸續出齊。
隨著今年1月22日,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即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簡稱
CCER)在
北京重啟,意味著強制和自愿的兩大
碳市場也建立起來,并開始運行。
政策框架體系搭建起來了,市場體系也開始運行交易了,接下來當然就是市場主體以及各行業、各地方如何落地和實施,而且這個速度要加快,因為離2030年碳達峰的時間不多了。
今年兩會的信號非常明顯,對“雙碳”轉型,《政府工作報告》有大篇幅的論述,并明確指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
綠色低碳發展,是2024年政府工作重點任務之一。不僅要大力發展
綠色低碳經濟,同時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報告中涉及的低碳經濟、能源革命、碳市場等與雙碳密切相關的內容,俯拾皆是。而且還首次提出,除了鞏固擴大智能網聯
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先優勢,還要加快前沿新興氫能等產業發展。此外,還要扎實開展“碳達峰十大行動”,深入推進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擴大碳市場覆蓋范圍,提升碳排放統計核算核查能力,建立
碳足跡管理體系等等。
這些內容指向明確,也很具體,對各行各業以及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將產生影響。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影響最大的還是地方經濟轉型的理念和觀念要跟上節奏,尤其是工業領域和園區經濟的轉型,要盡快提到議事日程,否則就來不及了,提前布局的企業和地方將奪得綠色經濟發展的主導權。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