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過后,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的實驗室里,人氣就和尋常日子差不多了。
-120℃、直徑2米的低溫真空球,模擬著太空的惡劣環境,考驗著全球首臺寬幅高光譜溫室氣體成像監測儀。一旁,天基碳監測突擊隊的科研人員正緊張地盯著密密麻麻的參數。大伙兒正將4000余個光譜的數據量變成大氣中各氣體成分的實際物理量。這個工作量不小,得忙一陣了。
項目負責人楊溢,80后,上海人,這幾年春節幾乎都沒完整過過。“任務需要,這個春節卡在時間節點上了。大家輪流歇,研制不停。”她說得云淡風輕。
“看清”更多溫室氣體
碳達峰,深入人心。可做得怎么樣,得用科學數據來說話。“從天上往地面看氣候變化”,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走在了前面,從2008年起就率先開展天基溫室氣體監測技術的預先研究。
天上飛著的碳衛星,有好幾位不同國家的“前輩”了。高光譜溫室氣體監測儀,又“煉就”了哪些不一樣的絕活?以我國2016年12月發射的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為例,它通過看“顏色”來識別二氧化碳氣體。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所長、儀器主任設計師丁雷說,溫室氣體可不止二氧化碳,還有水汽、甲烷、氧化亞氮等。“看”水是“基本功”,“看”二氧化碳是“進階本領”,各有千秋,而“看”甲烷可是“頭一遭”,自然難得多。
“要利用寬譜段高光譜方式來對地觀測,這就要求監測儀能‘看到’的色彩更豐富、有更多細節,同時還要看得更遠。”丁雷介紹。國際上同類儀器的視場幅寬普遍為10多公里,天基碳監測突擊隊卻直接添了個零,要“看”100公里,“能有效縮短對全球和敏感地區的探測周期。”看得廣還看得遠,數據量隨之增多,信息處理難度也陡增。
記者了解到,全球首臺寬幅高光譜溫室氣體監測儀樣機已完成研制。相比國際上同類載荷性能指標,其光學總視場角增加7.3倍左右,光譜分辨率提升一倍,光譜采樣率提升50%,信噪比提升30%。
破解“既要又要”難題
和照相機定格山川河流不一樣,探測儀“看到”的是“虛”的,太陽高度角、風速、陰天晴天,都會對“所見”造成變化。科研人員獲取的數據,得和大氣成分做物理上的反演建立起穩定的數學關系。“我們要把溫室氣體反演精度提高至1ppm,通俗講就是,當大氣中某一溫室氣體含量變化超過百萬分之一時,監測儀就能發現。”丁雷解釋。
天基溫室氣體監測技術,在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接力棒已在四屆博士生手中傳遞過。這支數十人組成的攻關團隊,年齡跨度覆蓋了“60后”到“00后”,載荷不知更新迭代了多少回。
光學副主任設計師成龍從攻讀博士學位起就瞄準了這項技術,已在所里奮斗快十年了,“我很幸運能參與國家需要的前沿項目研究”。
拿探測儀的“體重”來說,為滿足科研需求,最初的設計直奔600公斤,可衛星上天也有“承重量”,對探測儀來說是個“既要又要”的難題——得輕些,穩定性還不能降低要求,這可是個無先例可循的創新活兒。機械副主任設計師雷松濤費盡心思,不同零件用上滿足各自要求的復合材料,總算“減重”到了300公斤,“在不同溫度、重力環境下,載荷的結構形變不能超過微米級”。
團隊要“兩條腿走路”
“根據科研任務的安排,研發的溫室氣體監測儀馬上迎來階段驗收。春節期間,恰好要在真空環境中聯合測試。”綜合電子學主任設計師張冬冬沒覺得假期工作有什么大不了的,“測試需要24小時有人盯著,大家輪流過節,設備不歇。家住甘肅、貴州的科研人員,過了年初三也都陸續回來了”。
一頭,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寬幅高光譜溫室氣體監測儀的裝校和定標實驗,為三月到來的“小考”做好準備;另一頭,一臺新的載荷也在春節期間“上馬”。團隊要“兩條腿走路”,還得走得快而穩。
“甲烷在平流層和對流層,可能會和不同成分發生反應。若把它作為一個科學問題看待,有很多環節纏繞在一起,以目前的技術手段,較難全面探測。”丁雷展望說,“未來天基溫室氣體監測必然朝著更多要素、更廣范圍發展。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柱狀濃度,今后希望能像CT一樣,得到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垂直分布信息。”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