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10日報道 據塔斯社網站9月8日報道,科學家們研究了1998年至2019年期間空氣中的PM2.5顆粒物數據,發現自2011年以來,其全球平均濃度一直在穩步下降。這與中國采取的減少有害物排放的措施有關。
關于這項研究的
論文被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志上。
報道稱,來自華盛頓大學(圣路易斯)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方法,以確定微小懸浮顆粒的地區“起源”及其對當地人口的影響。總體而言,按人口權重計算的PM2.5濃度自1998年開始增加,2011年達到峰值,之后則開始穩步下降。
科學家們還發現,在2011年之前,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污染增加幅度最大。但隨后,這一指數在世界上多數地區開始下降,歐洲、亞太、俄羅斯等地的排放量都有所下降,在中國尤為明顯。
報道稱,論文第一作者、華盛頓大學(圣路易斯)大氣成分分析小組的
專家李馳(音)表示,中國為提升空氣質量而采取的嚴格措施已被證明是這些全球積極變化的主要原因。
他說:“根據我們的計算,全球平均(懸浮顆粒)暴露量減少的90%以上來自中國。這一結果是驚人的,可以歸因于中國在減排方面的努力,這種努力對全球近五分之一的人口產生了積極影響。”(編譯/魏良磊)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