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自然資源保護協會與公眾環境研究中心、
北京綠源碳和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布最新研究成果:《
碳中和目標下中國火電上市公司低碳轉型績效評價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其中包括四份火電上市公司低碳轉型績效排行榜單。報告對表現突出的火電上市公司進行了分析,并對政府部門促進企業低碳轉型的工作提出了政策建議。
“雙碳”目標下,我國正在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發電行業是我國
碳排放的主要來源。為實現碳達峰,需要大力發展
新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發電占比。在“1+N”政策體系的規劃指導下,政府對電力行業尤其是煤電行業提出了規劃目標。煤電未來發展需要兼顧低
碳減排和安全保供的雙重要求,從高碳電源轉變為低碳或零碳電源,并由主體性電源轉變為基礎保障性和系統調節性電源。
火電上市公司是我國煤電的主力部隊,其低碳轉型對行業減排影響深遠,且轉型經驗也具有代表性和借鑒意義。有鑒于此,報告以火電上市公司2020年年度報告中披露的數據為基準,選取了火電裝機占比30%以上的31家火電上市公司作為評價樣本。課題組圍繞火電資產優化轉型和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兩個主題,建立了“十三五”和“十四五”及更遠期兩個階段的低碳轉型評價體系,并生成四份低碳轉型績效排行榜,分別為“十三五”低碳轉型綜合績效排行榜、“十三五”低碳轉型專項指標排行榜、“十四五”及更遠期低
碳規劃綜合績效排行榜與“十四五”年度進展綜合績效排行榜。
根據評價結果,課題組挑選了低碳轉型績效表現突出的四家典型企業:吉電股份、中國電力、國電電力和廣州發展,并總結了這些企業在低碳轉型上的經驗。在此基礎上,報告還對火電企業加快低碳轉型提出了管理建議并對政府部門促進企業低碳轉型提出了政策建議。
在“十三五”低碳轉型綜合績效評價方面,五大發電集團控股火電上市公司得分整體高于地方發電集團控股火電上市公司。另外,排名靠后火電上市公司的能源結構基本是100%火電。在“十四五”及更遠期低碳規劃與年度進展綜合績效評價方面,排名靠前的幾家公司均承諾在“十四五”期間增加高比例的新能源裝機。
報告建議,火電公司應制定明確有效的低碳轉型規劃,優化存量火電與發展新能源并行,并積極參與碳排放交易和綠電交易。同時,火電公司應加大
綠色轉型投入,培育源網荷儲一體化、增量配電業務、綜合能源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建立健全公司
碳資產管理體系,并借助第三方核查機構提升管理能力,堅持信息披露公開到位。報告建議,政府部門盡早制定關于火電行業轉型的中長期規劃,對承擔安全保供的發電公司予以政策傾斜,制定并落實激勵政策,提升轉型活動的可融資性,同時結合轉型金融工具,對轉型活動和轉型投資采取強制性信息披露。
華能集團能源研究院原副總經濟師韓文軒表示,煤電轉型面臨的困境有非常態的,如高煤價,也有常態的,如低利用小時數和低電價,這些困境吻合了企業日常管理中的量、本、價、利關系。煤電行業高質量轉型發展思路可以從調整電源結構、資源控制能力、科技投入轉化、提升管理變革能力四個方面出發。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表示,火電在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同時火電又是碳排放第一大行業,其低碳轉型不但事關自身可持續發展,也關乎我國的“雙碳”進程。報告識別出火電企業實現低碳轉型的不同路徑,并結合上市公司實踐進行了總結和分析,其中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和推廣,遭遇的瓶頸和障礙也需要研究并破解。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袁家海表示,“十三五”期間,五大發電集團控股的火電上市公司轉型績效明顯高于地方集團控股公司。面對“十四五”及更遠期的低碳規劃,火電上市公司整體信息披露程度不高,有待加強。“十三五”期間轉型進程較慢的上市公司未來規劃雄心往往更為宏大。報告希望能夠借助榜單力量推動火電上市公司加強信息披露、積極主動推進低碳轉型。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氣候與能源項目經理黃輝表示,低碳轉型不僅是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是新的發展機遇,希望企業可以變“被動調整”為“主動作為”,擁抱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才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