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近日對平陸運河入海口的紅樹林開展碳儲量
試點調查評估工作,不斷提升北部灣藍碳捕獲能力,積極為打造低碳運河目標做好技術支撐。
平陸運河入海口附近生長著大片紅樹林。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以紅樹植物為主體的木本植物群落,它龐大的地上氣生根系統具備消浪、緩流、促淤、固土等功能,在海岸形成了堅實的天然屏障,同時,紅樹林生態系統還可以捕獲和儲存大量有機碳并埋藏在土壤里,固碳效果極佳,被稱為海岸帶“藍碳”。
在海水退去的清晨,一群白鷺掠過郁郁蔥蔥的紅樹林,“海上森林”里已是一片繁忙熱鬧的景象,棲息在樹林里的海洋小動物們尋找著美食,綠樹中那一點點橙紅在閃動,拉樣方、數種類、計株數、測株高、量胸徑……“大家動作快點,這個點位的潮水漲得有點快,我們要趕在潮水漫過潮間帶前完成這個點位的紅樹林調查工作”,“不行,我腳陷得太深了,動彈不得了”,“你先別動,我過去拉你一把”……這是當天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的14名生態調查人員在對平陸運河入海口的紅樹林開展生態系統調查工作的畫面。
為了守護好這片“海上森林”,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提升北部灣藍碳捕獲能力,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從2019年起持續5年對廣西紅樹林生態系統進行監測調查,了解掌握紅樹林生長情況、健康狀況和紅樹林生物多樣性情況。每年一次的紅樹林生態系統調查的對象包括北海山口、防城港北侖河口和欽州茅尾海的紅樹林,監測內容涵蓋水環境、沉積物環境、生物體質量、生物生態狀況、棲息地狀況等。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22年,調查范圍內的廣西紅樹林生態系統均呈健康狀態,總體情況穩中趨勢好。2022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開始對欽州茅尾海紅樹林生態系統開展碳儲量試點調查,摸清了解茅尾海紅樹林的碳儲量現狀,積極為實現“雙碳”目標做好技術支撐。
紅樹林野外調查不僅是一項體力活,更是一項耐力活,對調查人員的身體極具考驗。調查人員有時須蹚過水深齊腰的潮溝水域才能到達另一側的紅樹林監測區,而在枝繁葉茂的“海上森林”——紅樹叢林里,調查人員還將面臨一個挑戰,他們需要在沒過膝蓋,甚至可能達到大腿處厚厚的淤泥中艱難跋涉,有時候腳陷到淤泥里太深了根本就拔不出來,調查隊員只能相互扶持緩慢挪步。調查隊員還要面臨著高溫濕熱、風吹雨打、蚊蟲叮咬等考驗。面對困難,調查人員絲毫沒有退卻,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積極的工作熱情,迎難而上,團結協作,各司其職,歷時10天高效完成了3個生態監控區13條斷面共計32個點位的廣西紅樹林生態系統野外監測調查工作。
廣西在平陸運河建設中提出,打造低碳運河,以實現“河暢、水清、魚翔、岸綠、景美、低碳”為目標。下一步,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將整理、收集此次調查的數據,并對采集回來的樣品進行處理、鑒定,開展完成2023年紅樹林生態系統調查工作,科學評價和分析全年廣西紅樹林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及發展趨勢,為相關監管部門制定紅樹林生態保護、修復工作規劃和措施提供科學依據。同時也為藍碳保護工作積極做貢獻,助力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的目標,推動北部灣美麗海灣建設。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