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研究數據顯示,消費端具有巨大的減排潛力,引導公眾積極參與
碳減排,正成為一種新的可持續消費方式。在第三屆可持續消費高峰
論壇上,多位嘉賓圍繞“碳普惠引領
綠色消費新方式”開展了專題討論。
如何解決碳普惠在消費中遇到的問題?
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
節能減排中心技術總監周瑜芳說,碳普惠和新消費應該是雙向賦能的關系,碳普惠背后倡導的就是可持續低碳和綠色的觀念,能夠為新消費帶來一個新的動能增長點;而對于新消費來說,背后其實需要科技、技術的創新引領,要給消費者一個更定量的認知,場景要盡可能地覆蓋更多人群,能夠從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形成正向的激勵循環。
而在華潤萬家(控股)有限公司全國市場部總監陳研看來,碳普惠和新消費之間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關系,碳普惠引導消費者關注消費綠色場景,這也刺激消費需求端終端的擴展,也就會刺激企業往綠色方向轉型,而對于碳普惠消費場景,他認為超市端零售行業有豐富的場景,可以對每個綠色商品進行
碳標簽,“消費者有興趣關注商品
碳足跡,可以刺激消費欲購買欲,反過來也會刺激上游生產端的綠色行動,超市還可以通過碳積分刺激消費者購買綠色商品,并給予積分獎勵,可以持續性地去增加它購買綠色低碳商品的興趣。”
而作為一個生產型企業的負責人,鐘薛高聯合創始人周兵認為,碳普惠也好,綠色環保也好,可持續也好,消費者意識不斷提升,有了高關注度,無形中變成了企業與消費者之間非常好的溝通點,同時
低碳環保可持續背后需要技術支撐,比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也倒逼行業不斷提升改進,放棄以前的固有生產模式,進行更多技術儲備改造,無形中也會增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消費者也會得到更好的產品,這是一個雙贏良性發展的過程。
安永大中華區金融服務可持續發展服務合伙人李菁則談到了綠色金融普惠化,他表示,碳普惠要支持新消費理念的發展和踐行,需要關注到三個經營主體,即生產者、投資者和消費者,生產型企業更加關注從生產端,生產線整體的減排;投資者要開發更多的投融資產品,包括綠色金融產品,債權類的、基金類的,保險類的綠色金融產品;消費者則是要將綠色理念踐行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每個人要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綠色
低碳生活的習慣。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