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電網發展背景:能源需求轉型,用電供需矛盾突出
圍繞電力的產生和消耗,大體分為發電測、電網側和用電 測。• 電網對運行安全有嚴格要求,電網安全的首要目標就是保證 發用電的實時平衡,需要發電側的不斷調節去擬合負荷曲 線。
新能源發電嚴重依賴于自然資源(光照強度、風力強度),具有隨機性、間歇性和波動性的特點,對負荷的支撐能力不 足。若規模化直接并入電網發電,將會對電網造成巨大沖擊,威 脅電力系統安全以及供電的穩定性。另外,由于小型分布式
新能源發電設施、儲能設施、可控制用電設備、電動汽車等 的持續發展普及,在用電側,很多電力用戶也從單一的消費 者轉變為混合形態的產銷者,并且各類激增的大功率用電設 備(如充電樁)“吃”起電來,也是讓電網直呼壓力山大,顯然不能任由其“胃口大開”一哄而上。因而,新的發用電 勢態下,“虛擬電廠”應運而生。
供給側:火力發電仍占主導,水力、風能發電量不穩定
光伏發電裝機量分布不均:2022年一季度,全國光伏新增并網裝機1321萬千瓦,同比提高138%。新增裝機規模較大的省份包括河北180萬千瓦、浙江164萬千瓦、山東150萬千瓦。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影響,光能資源分布不均勻,各省份裝機量差異較大。風電裝機量分布不均:2022年一季度,全國風電新增并網790萬千瓦,同比增加16.7%。新增并網規模較大的省區主要有吉林163萬千瓦、甘肅90 萬千瓦、山西68萬千瓦。截至3月底,全國風電累計并網3.37億千瓦,同比增加17.6%。一季度海上風電新增并網36萬千瓦,受2021年底海上風 電國家補貼到期影響,海上風電新增裝機規模放緩,同比下降79%。
需求側:用電側總量與結構變化提高負荷峰值
用電負荷總量屢創新高:當前社會用電短期峰值負荷不斷攀升,加之極端天氣的沖擊,2022年夏季我國部分地區區域電力供需緊張,國 家電網5個區域電網和19個省級電網負荷屢創新高,四川等省份啟動了限電措施。用電需求結構變化,電力負荷特性惡化:近年第三產業及城鄉居民用電的增長形成了“日內雙峰”的特征,同時拉大了用電負荷峰谷 差,使能源電力保供形勢更為復雜嚴峻。以上海為例,2020年夏季的最大峰谷差率高達43%,導致本地發電機組頻繁啟停,對機組安全 性造成了負面影響。
虛擬電廠兼具靈活性和經濟性
靈活性:把負荷側的這些資源,包括用電負荷、儲能,以及分布式的資源,通過信息化手段和技術自動化手段集合起來,使其具備一個電廠的特性。它既可作為“正電廠”向系統供電或控制可調負荷調峰,又可作為“負電廠”加大負荷消納,配合填谷,能夠實現配電網側新能源的聚合管理、就 地消納及靈活運行。
經濟性:投入成本約為火電廠的1/8。我國東西部電力供需關系趨緊,電力峰谷差矛盾日益突出,各地年最高負荷95%以上峰值負荷累計不足50小 時。峰谷差問題可以依靠多種手段緩解,但總體來看,隨著虛擬電廠技術的日漸成熟,虛擬電廠將成為削峰填谷投資成本最低的手段。根據國家電 網測算,通過火電廠實現電力系統削峰填谷,滿足其經營區5%的峰值負荷需要投資4000億,而通過虛擬電廠,在建設、運營、激勵等環節投資僅 需500-600億元,既滿足環保要求,又能夠降低投入成本。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