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經濟新聞》9月19日報道,對于脫碳導致的物價飆升可能引發長期性“
綠色通脹”的擔憂情緒正在加劇。這不僅關乎抵制俄羅斯和資源短缺的兩難困境,隨著向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轉型的進程加速,有分析認為,鋁、銅、鋰等金屬的供應短缺問題可能在2030年前都無法得到解決。在通脹壓力高企的背景下,堅持脫碳理想正變得愈發艱難。
在西班牙巴塞羅那的一家五星級酒店,某資源巨頭的交易員向日本住友商事公司輕金屬事業部負責人宮地泰史透露,他們會繼續購買俄羅斯資源。
全球規模最大的鋁制品國際交易會于9月15日在巴塞羅那落下帷幕,在這場3年來的首次面對面展會中,各大廠商分別就2023年的合約展開談判。
按理說,應當將產自俄羅斯的資源排除在外。但據宮地透露,只要還存在脫碳這一理由,現實中多數買家仍然會繼續與俄羅斯做生意。擔任俄羅斯鋁業公司日本分公司社長的村上步透露,熱衷于環保議題的企業紛紛開始更新合約。
質量較輕的鋁材是制造電動汽車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在光伏領域的用途也很廣泛。鋁需求有望以年均3%的速度增長。供求關系緊張遲早會推高
價格,鋁的長期期貨
價格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在倫敦金屬交易所,近期合約與2027年9月到期的合約之間的價差眼下正在飛速擴大。截至16日,5年期合約價格已經上漲400美元。
報道稱,隨著供求關系吃緊,電動汽車電池原材料的價格也在上漲。英國阿格斯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用于生產正極材料的鋰的價格已經漲至5個半月來的高點。
問題在于,供給趕不上需求增長的速度。采礦需要時間,能夠產出高品質礦石的礦山正在減少。而且大多數礦山位于政治風險較高的非洲國家,資源巨頭們也不敢輕易涉足新的礦山。
研究顯示,要實現《巴黎協定》提出的遏制氣溫上升的目標,多數非鐵金屬都將陷入供給短缺狀態。
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研究顯示,即使鋰的產量在2030年前達到現有水平的3倍,仍然不足需求的一半。鋁、鎳也會持續短缺。由于技術革新,銅在理論上可以實現供需平衡,但大型礦山開發難度上升,導致在現實中供應仍然無法滿足需求。
伴隨脫碳進程而出現的資源價格高企現象正在加劇通脹。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認為,為完成《巴黎協定》的目標而推進的脫碳進程,將在2025到2030年間導致日美歐的通脹率上升近1個百分點。這一預測并未考慮到烏克蘭危機的影響,所以實際通脹率高于預測值的可能性很大。
住友商事全球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本間隆行認為,如果非鐵金屬不能迎來革命性的增產或有助于節約的技術革新,“綠色通脹”就會繼續成為世界經濟長期停滯的原因之一。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