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世界貿易組織分類,“環境服務”是服務貿易十二大領域之一。結合環境服務快速發展趨勢和國際需求,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不僅主題凸顯“
綠色”,還新設環境服務專題,重點展示生態環保、
綠色節能方面的新技術、新應用,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展示低碳應用場景
走進國家
會議中心二期,一層大廳的綠色景觀布置首先映入眼簾,十分契合環境服務專題展“雙碳賦能·煥發創新動力”的主題。
一根竹子能用來做什么?答案可能超出想象。首次亮相服貿會的中國林業集團展示的一段內徑為3.6米的竹纏繞管廊,及各種型號的竹纏繞管道,令到場觀眾大開眼界。
“竹纏繞產品是以竹材為基材,采用纏繞工藝加工成型的新型生物基復合材料。因其具備強度高、耐腐蝕、抗風抗震、使用壽命長、成本低等優點,可加工成大口徑壓力管道、城市綜合管廊、整體式房屋,未來還可以做成高鐵車廂等產品。”現場展位負責人孔祥濤告訴記者。
竹纏繞復合材料的推廣應用,將大幅度減少鋼鐵、水泥、塑料等化石能源的使用,同時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耗和溫室氣體排放。“根據測算,把每年閑置的1.1億噸竹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做成管道、車廂等竹纏繞產品,每年可減少4.48億噸二氧化
碳排放。”孔祥濤表示。
今年服貿會環境服務展共有110家企業線下參展,能源企業約占一半。其中,氫能源作為公認的
清潔能源,是實現
碳中和的重要支撐。中氫新能技術有限公司展出了國內首臺甲醇重整燃料電池多功能除雪車,以及制氫機、醇熱寶等產品,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
“將甲醇重整燃料電池應用到小功率特種車上,這在過去沒有嘗試過。這款多功能除雪車以甲醇為氫的載體,其電池模塊將‘制氫化工廠’與‘燃料電池發電廠’結合,不僅可供日常工作,還可作為移動電源,為其他車輛供能。”中氫新能技術有限公司項目部負責人劉偉表示,隨著氫能技術不斷迭代及產業化發展,其市場培育和應用已經“水到渠成”。
匯聚新技術成果
在環境服務專題展上,低碳能源、氣候與碳經濟、碳中和與綠色技術、創“雙碳”示范城市、環保產業五大專區,集中展示了全球環境服務領域最新成果和技術應用。
在氣候與碳經濟展區,從事氣象裝備生產、信息工程技術和專業信息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中科星圖維天信(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帶來最新發布的產品——GEOVIS碳星球。公司高級副總裁費瑋瑋介紹,基于數字地球技術,這款產品能夠形象展示出碳排放的數量及分布情況。未來,“碳星球”將擴展到城市、園區、企業等場景,并增加
碳匯數據呈現,為相關部門科學研究和政策評估提供數據支持。
在環境專題展中,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板塊是創“雙碳”示范城市,北京市延慶區、密云區及湖北恩施、福建安溪等地均在此設立展臺。“環境專題展區與省區市展區緊鄰,同館展出,可以有效促進展區之間的良性互動。環境服務展區為各省區市‘雙碳’目標和實施路徑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各省區市為環境服務展區帶來高質量的需求,實現合作共贏。”首都會展(集團)有限公司服貿會中心展覽組組長劉云雪表示。
建筑是
碳減排的重要領域之一。本屆服貿會期間,中鐵建設集團攜建筑施工、基礎設施、機電安裝、裝飾裝修、建筑科技板塊5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參展。“在亞洲最大地下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建設過程中,中鐵建設聚焦‘綠色建造’,自主研發多功能一體化洗車機、滑軌式半封閉操作棚等‘黑科技’,有效減少揚塵污染,確保工地周邊道路干凈整潔,同時搭配圍擋噴淋、工業級焊煙收集器等設施,實現低碳綠色施工。”中鐵建設總工程師錢增志介紹。
多個聚焦環保服務產業的產業園區也為專題展增色添彩。北京朝陽環境集團有限公司展示了固體廢棄物的園區化處置模式和生活垃圾處理難題的解決方案。該集團董事長皮猛介紹,朝陽環境集團在國內率先實現固體廢棄物園區化處置,讓物質與能量循環利用,并向負碳、無廢園區邁進,為朝陽區乃至北京市實現“雙碳”目標作出貢獻。
推動全產業鏈降碳
服貿會不僅是企業交流展示的重要窗口,也是服務行業蓬勃發展的動力引擎。本屆服貿會期間,一批海內外企業攜最新成果亮相展會,激發全球服務貿易發展新動能。
今年第二次參展服貿會的亞馬遜云科技專門設置“構建數字產業,賦能綠色創新”主題展,帶來醫療、汽車出行、智能制造等不同行業數十種行業解決方案。“隨著產業鏈各個環節不斷加快‘上云、用數、賦智’的步伐,云計算正成為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和創新的‘技術底座’。”亞馬遜云科技大中華區戰略業務發展部總經理顧凡表示,數字服務正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亞馬遜云科技正通過構建可持續的云基礎設施、推出創新可持續的云服務和云上解決方案,助力不同行業客戶
節能減排,實現業務可持續發展目標。
從2020年“以綠色智能制造服務中國工業”,到2021年推出“碳中和五大服務成果”,再到今年發布可持續“一體兩翼”成果,連續3年參展服貿會的施耐德電氣,今年重點分享如何以服務和數字化滿足關鍵場景需求,從而助力企業全產業鏈減碳,實現可持續發展。
“‘雙碳’目標下,企業面臨來自上游供應鏈和下游客戶的雙重壓力,只有與產業鏈一起行動,才能更好推進碳中和。”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戰略與業務發展中國區負責人熊宜表示,實現產業鏈可持續,需要專業的工具和人,解決客戶在電氣安全、電能質量、能效“雙碳”和綜合能源微網四大關鍵場景需求,而服務和數字化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兩翼”。
“在助力‘雙碳’目標的主線基礎上,服貿會參展商展示內容呈現‘主流前沿+專精特新’的特點。”北京市朝陽區國際綠色經濟協會執行會長鄧繼海表示,今年服貿會首次亮相的雙碳功能綜合體,從碳咨詢、低碳技術服務、低碳生產、
低碳生活、碳資產運營、
碳金融服務到省區市“雙碳”服務
平臺,集中展示了“雙碳”服務全作業鏈功能,將推動眾多碳運營合作成果簽約。(經濟日報記者 韓秉志 李盛丹歌)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