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在本市和區域的協同減排下,全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切實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污染防治的措施之實、力度之大、成效之顯著前所未有,規劃目標提前超額完成,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
北京大氣污染防治經驗被聯合國環境署納入實踐
案例。
↗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空氣質量顯著提升,2020年,全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降至38微克/立方米,7個生態涵養區及順義區率先達標。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飲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劣V類水質河長比例下降到2.4%,地下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土壤環境狀況保持良好。生態環境狀況指數(EI)累計提高9.3%,門頭溝、懷柔、密云、延慶跨入優等。
↗ 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成立中共北京市委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全面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領導。藍天保衛戰深入推進,聚焦機動車、揮發性有機物、揚塵等重點領域攻堅克難,累計推廣
新能源車約40萬輛,降塵量大幅降至每月5.1噸/平方公里。碧水保衛戰全面推進,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全面消除142條段黑臭水體,污水處理率達到95%。凈土保衛戰扎實推進,實施農用地分類管理,完善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管理體系。
↗
綠色發展水平顯著提高。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第三產業占比穩定在80%以上;能源結構持續調整,煤炭消費總量降至135萬噸。低碳發展更趨成熟,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
碳排放下降26%以上。提前超額完成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
綠色空間不斷拓展,森林覆蓋率達到44.4%。
↗ 環境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強化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公眾參與,全民共治格局走向深入。制修訂大氣、水等地方法規,出臺地方環保標準,全力構建國內領先的生態環境標準體系;實施生態保護補償等經濟政策,有力支撐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建設覆蓋街道(鄉鎮)的顆粒物、地表水監測網,壓實“最后一公里”職責落實。加強危險廢物處置體系建設,嚴格輻射安全監管,生態環境安全有效保障。積極推進區域統一立法、統一標準、統一規劃,加強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開展水環境聯保聯治,區域協同機制逐步健全。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