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權交易必須在法治軌道上進行
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鳴鑼開市。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
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
但是,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運行具有操作環節多、規范性要求強、專業要求高的特點,因此必須在法治軌道上進行。
據介紹,生態環境部目前已經委托相關的科研單位、行業協會研究提出符合全國
碳市場要求的有關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建議。
“明確界定碳排放權的法律屬性是認識與完善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基礎。”上海師范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教授方堃表示,一是能更好地實現應對氣候變化的目的;二是契合碳排放權交易制度的負外部性要求;三是有利于維護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穩定;四是有利于完善碳市場產權保護制度。
談及碳排放權交易,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副教授劉明明認為,在微觀規制層面上存在管理體制、總量控制和碳排放配額初始分配三個方面的問題;在宏觀規制層面上存在碳泄露的法律應對問題和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鏈接問題。
上述問題有哪些好的解決辦法?他認為,一是健全碳排放權交易監管體制,建立健全碳排放配額總量控制與初始分配機制;二是需要從國內和國際兩個維度建立碳泄漏應對機制,完善碳排放交易體系的鏈接機制。
林業作為增匯行業,可以有效抵消碳排放,對我國碳達峰和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
東北林業大學文法學院副教授王宏巍認為,目前在林業碳匯交易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缺乏相應的法律保障和配套的制度設計;二是我國產權制度不完善,制約林業碳匯交易的開展;三是林業碳匯自身不具備商品屬性,國內立法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
就此,他認為,一要健全林業碳匯交易風險分配與監管制度;二要明確林業碳匯交易主體,完善林業碳匯產權制度;三要健全林業碳匯交易保險制度,健全第三方中介服務機制,構建完善的林業碳匯市場風險保險機制。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