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助力“碳達峰”“碳中和”
記者:除了建立碳交易市場外,還有哪些途徑助力“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實現?金融行業能在其中發揮怎樣的作用?
芮萌:實現“碳中和”主要有三條路徑。第一,就是提高二氧化碳排放的
價格,也就是目前的碳交易市場
價格。第二條路徑是加快創新,從根本上改變生產方式,“碳中和”目標實際上就是要降低GDP碳排放的強度,只有通過技術改造,進行生產方式的創新才能實現。第三個路徑就是完善社會治理的體系,鼓勵全民減排。比如,市民可以通過綠色餐飲杜絕浪費,使用綠色家居產品、垃圾回收、支持環保,為實現“碳中和”添磚加瓦。
無論是技術改造,還是綠色生活方式,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那么,這些錢從哪來?根據國家發改委預測,如果要實現2030年“碳達峰”目標,那么,從現在起,我們每一年投入的資金量將在3.1萬億元至3.6萬億元之間。然而,目前的資金缺口也是非常巨大的,這時就需要綠色金融發揮作用了。
記者:綠色金融的內涵是什么?它有哪些種類?
芮萌:綠色金融是指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經濟活動,也就是對環保、節能、
清潔能源、綠色交通、
綠色建筑等領域的項目投融資、項目運營、風險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務,統稱為綠色金融。
綠色金融的種類也非常多,包括綠色信貸、
綠色債券、綠色投資基金、ESG投資、綠色保險、綠色證券基金、
碳基金、碳資產等等,如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行業的融資,政府部門在制定政策時向綠色環保行業提供金融便利等,都屬于傳統的綠色金融;而綠色保險、綠色證券基金、
碳基金、碳資產等,則是較為創新的綠色金融方式。
除了上述碳交易現貨市場,今后碳交易的衍生品市場也將逐步完善上線。從經濟學角度來說,一般衍生品市場的交易量將遠遠超過現貨市場,預計能達到后者的7到10倍。目前,根據
專家預測,到“碳達峰”時,我國一年要排放110億噸的二氧化碳,由于產業結構的原因,這其中有30%到40%是減不下來的,這也就是每年30億噸到40億噸,按照每噸40元至60元的價格來算,一年的市場交易量將達到1200億元到2400億元,那么,碳交易的衍生品市場交易量,就將能達到萬億元級別。
此外,衍生品市場一旦開放,就會有更多的玩家加入,這樣一來,衍生品市場的交易效率就會更高,價格傳導機制也更快,價格杠桿不斷放大,再通過衍生品市場——現貨市場——市場主體,逐級傳導價格信號,能夠更有效地刺激企業改進技術、
節能減排。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