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中國主題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扎實做好碳達峰、
碳中和各項工作”。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我們應采取哪些舉措?人民網邀請
專家就相關問題進行解答。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硬仗,也是對我們黨治國理政能力的一場大考。目前,工業仍將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同時伴隨新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持續推進,我國工業領域對
碳排放總量仍有一定需求。
圍繞碳達峰、碳中和,如何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頂層設計方案?對此,生態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嚴剛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首先要處理好發展與減排的關系:
“可以看到,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能源消費在一段時期內還將保持剛性增長,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調整任務十分艱巨。”嚴剛指出。
我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僅有30年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的60年到70年。這意味著我國社會經濟完成低碳轉型的加速度更大,即我國面臨著比發達國家時間更緊、幅度更大的減排要求。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必須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嚴剛指出,“我國的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要堅持‘全國一盤棋’,要以各地區戰略定位、發展水平、資源稟賦,以及各省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責任、潛力和能力等為依據,還要綜合考慮行業發展需求、產業鏈間關系、生產力布局、產業結構特點等因素,統籌確定地區、行業梯次實現碳達峰的目標任務。”
不僅如此,還要處理好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要辯證統一看待我國的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碳達峰的時間和峰值直接影響未來碳中和的加速度和難度,需要在碳中和的路徑軌道上科學謀劃碳達峰行動,要避免碳達峰變成‘攀高峰’。”嚴剛指出。
可以看到,碳達峰是碳中和的基礎和前提,通過碳達峰期間的經驗積累、制度創新、技術變革以及低碳產業和能源體系的建立為碳中和奠定堅實基礎。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所長張永生看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首先要解決認識上的問題。
“碳中和并不是換汽車零部件,只要將化石能源替換成可再生能源就可以了。我們要認識到能源系統的轉變只是一個必要條件,碳中和實際是要達到生產生活方式的根本轉變。可以說,碳中和根本上是要解決發展不可持續的問題。”張永生指出。
在強化認識的基礎上,碳中和的各項規劃、時間表、施工圖要盡快到位。
“要采取有力的針對性措施,幫助受到碳中和沖擊的行業、地區和特定人群,如石油石化行業、重化工業等。”張永生強調說,“如果這些受沖擊部門的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帶來轉型風險,使得碳中和的工作不易向前推進。”
在此基礎上,還要大力促進基于互聯網的新
綠色經濟發展,如
新能源、智能電動車、5G、人工智能、互聯網經濟、新材料等。張永生表示,新
綠色經濟已經有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目前,我國還需要解決新綠色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瓶頸,比如相關配套法律建設、產業生態培育等,以使這些產業加快起飛。”張永生說。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