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經濟
綠色轉型全面展開。今年作為
綠色低碳經濟全球競爭的元年,“
碳中和”目標首次成為央行工作的重要導向。中央財經委
會議強調的“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扛起責任,做到有目標、有措施、有檢查。”為此,中國各大部委、行業機構、各個地區紛紛制定“碳達峰”“
碳中和”相關政策和
碳減排實施路徑。但其中依然存在很多風險和問題,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行業制定其自身獨立的
碳減排策略往往忽視行業間的橫向協作,影響全面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效果。
中國碳減排是以城市為單元的,特別是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城市“碳達峰”“碳中和”成為中國實現“巴黎氣候協定”的核心。為此,作為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秘書處機構,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大學生態金融研究中心一直專注“碳達峰”“碳中和”領域的深入研究。我們成立專門的團隊就城市“碳達峰”“碳中和”提出“綠色60”(S60)綜合分析
平臺,其中以“碳達成”作為城市碳減排參數之一,采取“六和一”的立體多維評估體系,從產業橫向融合減排的角度提出城市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路徑方案和評估體系。
一是中國每個城市都由不同的產業、經濟、地理、人口等要素組成獨特的資源稟賦。其中火力發電、鋼鐵、煤炭、冶金、石化等行業是碳排占比較大的領域,根據各地不同的行業分布和自然資源實施減排方案。
如果能源行業只關注能源的碳減排,冶金行業只關注冶金的碳減排,石化行業僅關注石化的碳減排,就會造成
碳匯的重復浪費。因為這些行業的碳減排嚴重依靠
碳匯和綠色科技的支持。碳匯和綠色科技往往都是融合在一起的,如果行業間割裂的實施自身行業碳減排策略,不僅不會提升碳減排效率,反而會增加碳減排的難度和成本,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和市場混亂。綠色金融、碳匯、綠色科技等資源都無法高效率的使用。
二是城市在制定“碳達峰”“碳中和”的實施路徑和發展策略一定會依據本地的客觀發展狀況和未來發展規劃制定減排策略,每個城市一定從全面發展角度融合城市相關行業來設計碳減排路徑和策略。行業各自為政的碳減排策略往往會消弱城市整體發展的規劃實施效率,甚至嚴重影響城市未來的產業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因為制定城市的碳減排策略是需要均衡發展策略,如能源均衡發展就是綠色可再生能源同傳統化石能源的均衡發展問題,湖南、江西和福建屬于南方典型的多丘陵地區,在冬季寒冷條件下,風力發電由于葉片結冰而無法供電,光伏由于丘陵地帶而無法建立光電廠,所以傳統化石能源需要同其他行業用電結合,協調其他行業用電需求,發展綠色煤炭模式,實現能源持續均衡供給。
三是一個城市的產業分布往往是錯綜復雜和緊密聯系的,如果在碳減排路徑設計上將其割裂,容易造成相關產業綠色轉型的脫鉤。行業碳減排脫鉤不僅無法實施全面碳減排,更會造成相關行業碳減排效率低和質量差。如建筑碳減排集中在取暖、降溫、照明等用電方面,3月16日剛剛出臺的《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綠色建造技術導則(試行)》政策,從建筑設計、施工的角度制定
綠色建筑標準實施碳減排,將直接影響能源產業的綠色減排效果。
總之,城市碳減排一定要從產業融合發展的角度考慮碳減排路徑的設計和實施。產業綠色轉型要充分考慮行業間協同均衡發展的策略。分析歐美碳減排歷史經驗教訓結合中國特色低碳
試點發展經驗制定行之有效的碳減排路徑,充分發揮高新科技和綠色金融在碳減排實施過程中的支撐作用。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