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公交、騎共享單車,垃圾分類、舊衣回收,以及節約水電等行為可以換錢嗎?
這并不是空想。你的低碳行為可以變成“
碳幣”,而想抵消自己
碳排放的企業,會愿意花錢購買“
碳幣”。
在廣東省開展的碳普惠制中已如此實踐,將個人參與
綠色低碳行為產生的減排量接入
碳市場,推動個人和企業的減排。在這個例子的背后,是逐漸發展的
碳市場——超額完成減排任務的企業和自愿參與減排行動的個人,可以和未完成減排任務的企業,通過“碳幣”進行交易。
無論是2030年碳達峰還是近期中國提出的2060年
碳中和氣候行動目標,碳市場都可以起到重要作用。而“看不見的手”要在碳市場中發揮作用,也需要建立規則:誰來交易,如何交易。
2020年10月28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下簡稱《管理辦法》)發布,作為全國碳市場建設的綱領性文件,為個人和企業在綠色低碳領域的行動進行了規制。 在《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尚未出臺的情況下,《管理辦法》將成為全國碳市場發展的重要參考手冊。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