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不會告訴我們該做什么,科學只會告訴我們這么做或那么做的結果。是否要為氣候變化采取行動不是靠科學家來說的,而是一種社會責任,是道德問題。”
10月7日,發現南極臭氧洞的主要人物之一、199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馬里奧·莫利納(Mario Molina)在墨西哥逝世,享年77歲。莫利納原計劃將線上參加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
論壇(WLF),并在9月錄制了關于氣候變化的視頻演講,這是他生前最后的正式演講。
莫利納以生動的語言詳細闡釋大氣溫室效應原理、人類活動如何改變大氣組成以及未來的地球氣候。演講中,莫利納表示十分擔心人類后代在氣候變化下的遭遇,“我們的孩子會遭遇什么?到那時候需要求生的是他們”。
他呼吁全世界正視氣候變化,減少并最終完全放棄燃燒化石燃料,以確保人類能夠獲得足夠好的氣候環境,來保護經濟的發展、維護后代的生活方式。
莫利納生前致力于研究大氣臭氧空洞。他和弗蘭克·舍伍德·羅蘭(F. Sherwood Rowland )在1974年發表的一項研究解釋了氯氟碳化合物(CFCs)破壞地球臭氧層的機理,引導世界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開始限制氟氯化碳的排放,促成了關于禁用這些物質的1985年《維也納公約》和1987年《蒙特利爾議定書》。莫利納是《蒙特利爾議定書》的起草者之一。
1995年,因“對大氣化學的研究工作,特別是臭氧的形成與分解”,他與弗蘭克·舍伍德·羅蘭、保羅·克魯岑(Paul Crutzen)共同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莫利納1943年出生于墨西哥,1972年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后加入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任職。
以下是馬里奧·莫利納為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錄制的演講全文:
我是馬里奧·莫利納,我是一名科學家,主要研究大氣的化學組成、影響整個地球的全球性問題,以及空氣污染。我今天要聊的是氣候變化。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