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污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控制政策進展及特點
我國在污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控制研究方面基本與國際同步,在某些協同控制立法和相關政策制定方面甚至走在前列,但在協同控制政策落地、宣傳、方法學研究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強。
我國協同效應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1世紀初,以重點行業、典型城市、重大政策等為
案例分別開展了分析研究。在重點行業層面,以電力、鋼鐵、水泥、交通、煤化工等行業為
案例開展了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排放協同控制政策與示范研究;在典型城市層面,如以攀枝花市和湘潭市“十一五”總量減排措施為對象進行評估,發現這些減排措施對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有顯著協同效應;在重大政策層面,對西氣東輸、煤炭總量控制、清潔供暖等政策開展了協同效應評估。
中國在協同控制立法和政策制定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2015年,我國新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國務院頒布的《“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和國務院印發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都明確提出將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協同控制。此外,2019年生態環境部出臺的《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方案》《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等部門規范性文件中也提出了要協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
地方機構改革完成以后,氣候變化職能并入生態環境部門,特別是2019年開始,地方生態環境部門開始關注和推動打通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許多省級生態環境部門專門組織舉辦關于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協同控制相關的培訓,并將協同控制作為未來工作的重點。有些地方開始嘗試將
排污權交易制度與
碳排放權交易制度等銜接與協調。
但是,與國際相比,我國在協同控制方面還有一定差距:
首先,方法學方面仍有待加強。我國的協同效用評估研究缺乏對行業整體的系統評估,相關方法學還不夠完善,尤其在模型構建上同國外相比有較大差距,協同效應的經濟效益和健康效益的貨幣化研究還不成熟,并沒有形成系統性、完整性和科學性的指南來指導政策制定和實施。
其次,協同控制政策很少有落地。目前的一些政策文件,只有原則性規定,沒有具體可操作的措施,很難真正落地。
第三,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不夠。盡管我國在協同控制方面已開展大量工作,但與日本等國家相比,我國在宣傳力度、影響力等方面仍然比較弱,國際上對中國的了解還不夠。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