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應對氣候安全路徑更加清晰
減緩氣候風險重在預防,加強對氣候風險的因素分析與綜合評估是制定風險管理戰略的關鍵,而積極推動落實聯合國《仙臺減輕災害風險框架(2015-2030年)》以及《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對于降低氣候脆弱國家面臨的風險和彌補適應缺口,努力實現氣候安全與防災減災、可持續發展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加強對氣候安全風險的預警、分析與評估。氣候安全問題成因復雜,與安全、發展、人權和人道主義等因素密切相關。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安理會應增強對氣候安全風險的理解,努力識別確定應對氣候安全威脅的最佳做法,積極推動對氣候風險采取行動,設立氣候安全問題協調機構,加強聯合國系統的協調應對。聯合國秘書長減少災害風險特別代表瑪米·米足特瑞(Mami Mizutori )就表示,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所剩的時間已經不多,各國必須改善管理災害風險的方式,采取積極行動適應氣候變化,以減少災害風險。氣候風險的早期預警工具有助于世界各國加強應對,健全的風險評估分析有助于制定聯合風險管理戰略。瑞士、希臘、智利、歐盟等國家強調,安理會應將應對氣候變化納入聯合國早期預警和預防沖突工作,建立氣候安全風險信息收集、分析、評估和預警機制,并將氣候風險納入區域或國家局勢分析,聯合國應幫助各國起草應對計劃,采取系統措施防止、減少和解決現有風險,推動發展中國家建立韌性社會。他們還呼吁安理會應全面實施2016年啟動的外勤支助部戰略,以減少環境足跡及大型維和行動對東道國產生的不利環境影響。
二是在可持續發展框架下積極化解氣候安全風險。氣候變化對經濟增長、生態安全和人體健康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颶風、干旱和海平面上升是全球氣候威脅的最主要形式。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明確指出,要采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加強各國應對氣候災害和自然災害的抗災能力和適應能力。薩赫勒和乍得湖流域國家以及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更容易受到氣候風險的影響,要減少氣候災害對這些脆弱國家的影響,不僅需要各國提升遏制全球排放的能力,也需要加快實施聯合國《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將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納入國家戰略、規劃和政策,加強氣候適應、防災減災與應急準備的協同配合,以提升恢復力和加強區域合作為重點。聯合國安理會、大會和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等機構,也要協調一致,綜合施策,積極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
三是在防災減災框架下有效降低氣候安全風險。《仙臺減輕災害風險框架(2015-2030年)》為制定國家恢復計劃和降低氣候風險提供了藍圖。在全球范圍內,針對極易受到颶風、洪水、山體滑坡和地震影響的國家,減少氣候風險需各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并為脆弱國家的適應工作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幫助其改進預警系統、信息傳播以及加強極端氣候事件應對能力等,并盡可能地減少傷亡。對于孟加拉國、肯尼亞等更容易受到氣候沖擊的貧窮國家,提供早期預警系統及高質量的天氣信息對降低氣候風險至關重要。要充分發揮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的溝通協調作用,不斷完善發展中國家災害應對和管理體制,加強減少區域氣候災害風險國際合作,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最具破壞性的影響。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