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即將于今年6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 第十九條規定:“國家建立健全突發事件衛生應急體系,制定和完善應急預案,組織開展突發事件的醫療救治、衛生學調查處置和心理援助等衛生應急工作,有效控制和消除危害。”《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國發【2019】13號)也明確指出:“健全支撐體系。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人才培養,提高疾病防治和應急處置能力。”客觀講,我國公共衛生應急體系近年來發展較快,但是與我國人民健康需求還存在很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我國公共衛生應急體系設計不完善。我國各部門對“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及衛生應急體系構建理解差異較大,各自為政;各級政府對轄區內公共衛生應急體系的資源統籌、體系建設、條件保障等工作重視程度不一、成效各異;各醫療和急救等專業機構高度組織化領地化,醫防體系長期割裂,尚未能實現以人為本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務;醫療機構承擔公共衛生應急體系的職能定位不明確,公共衛生機構、醫療機構分工協作機制不健全、缺乏聯通共享,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合作不夠、協同性不強,服務體系難以有效應對嚴重的傳染性疾病問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應急能力(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等)基礎差、底子薄,服務能力低的狀況依然存在。
我國公共衛生應急產業發展不強勁。隨著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公共衛生應急產業已形成較為成熟的技術和產業鏈,尤其是涉及應急救援和處置技術研發、應急裝備制造、檢測與預警、應急搶險服務等許多領域,部分關鍵共性技術已實現產業化。但還存在一些問題,產業發展的市場主導性不強,產業集中度較低,具有領導力的龍頭企業尚未出現;市場需求不穩定,需求主體不明確,供需不匹配;產業標準還未形成體系,相關產品標準分散于各個行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科研
平臺體系難以支撐衛生應急產業基礎理論研究、核心技術突破與關鍵裝備研發,企業技術儲備不足;企業大多在單一領域發展,在提供應急救援綜合解決方案方面能力不足,難以保障新形勢下各類突發事件的應對需要。
我國公共衛生應急事業扶持政策不配套。從整體上看,我國財政投入總量、結構及方式不適應公共衛生應急體系體系的資金需求。具體體現在:各級政府對公共衛生應急事業的財政投入不足、結構不合理;公共衛生應急支出在地方財政總支出中沒有單列,造成投入占比低;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中除公共衛生財政投入外,其他重大專項投入、社會捐助等形式少;金融機構對于公共衛生應急事業融資缺乏積極性,融資支持較少;各地區間公共衛生應急投入沒有歸口統一標準,導致投入不均衡,發展差別大。另外,公共衛生應急人才隊伍不穩定,發展乏力,人才隊伍的梯隊建設、專業能力配置及管理缺乏系統規劃,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公共衛生應急信息化整體滯后,信息安全與信息公開間的平衡尚未有明確的制度安排。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