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煤電整合是場“零和”式監管嗎?
對于此次國資委牽頭的煤電產業整合,從經濟角度講無非是讓低效電廠關門止損,增加高效電廠的利用小時數而盈利,可以說是場“零和游戲”。如果我們回顧目前煤電行業虧損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為煤價與電價市場化不同步、工商業電價優惠、煤電給可再生電力讓出發電份額等[4]。那么此次整合會否直接推動整個煤電產業扭轉虧損局面嗎?
對于煤電廠來講,按照整合試點方案中提到的“加速虧損資產清理”主要包括淘汰關停低效落后機組等去產能措施,“達不到國家要求及符合地方淘汰標準”的煤電機組將要在關停之列,違規在建的煤電項目也在清理之列;而對于留存延續的高效先進電廠來講,人力及技術資源集中,發電小時增加。從短期經濟收益角度來看,這次整合將會讓各省區內低效機組減虧止損、高效機組盈利增加。然而,存續機組的中長期收益還要依賴于區域內電力供需格局改善等其他影響因素。
對于電力企業的上下游,也就是煤炭供應和終端用戶。有分析指出,如果按照上述整合方案,形成的格局將是五大電力企業會分別在各自劃歸的省區內一家獨大,但這又與電力改革推進的發電側放開相悖[5],說好的市場競爭又從何談起?而且未來售電側和終端用戶如何與這些煤電巨頭談判電價呢?整合或能給電企帶來改善經濟狀況的機會,卻可能為終端用戶未來電價帶來不確定性。一個可能的后果是,西北五省區的高耗電企業外遷至電價更低的地區如內蒙古。因此,需要對這次西北煤電整合乃至后續煤電行業的大規模整合所導致的經濟、環境與社會成本,從全社會收益角度來進行全面的分析與評估。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