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突泉縣的華能突泉30萬千瓦風電項目結束設備安裝。該項目總投資18億元,年發電量9億千瓦時,每年減排二氧化碳75萬噸,投產后將成為當地
綠色低碳發展的新引擎。圖為施工人員在項目建設現場吊裝風電組件。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關鍵時期,綠色技術創新對綠色低碳發展的關鍵支撐作用愈加凸顯。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實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對未來3年完善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工作進行了系統部署。
明確九方面重點任務
對于加快綠色低碳前沿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方案》提出了明確目標:到2025年,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綠色技術創新對綠色低碳發展的支撐能力持續強化。其中,綠色技術供給能力顯著提升,形成一批基礎性、原創性、顛覆性綠色技術創新成果。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方案》提出了9個方面重點任務:一是強化綠色技術創新引領,二是壯大綠色技術創新主體,三是促進綠色技術創新協同,四是加快綠色技術轉化應用,五是完善綠色技術評價體系,六是加大綠色技術財稅金融支持,七是加強綠色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八是強化綠色技術產權服務保護,九是深化綠色技術國際交流合作。
比如,在強化關鍵綠色技術攻關方面,要組織實施“碳達峰
碳中和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循環經濟關鍵技術與裝備”等重點專項技術攻關,研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關鍵核心綠色技術;在培育綠色技術創新企業方面,要培育綠色技術創新領域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加大對中小微綠色技術創新企業的支持力度;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鼓勵地方政府聯合高校、職業院校、科研院所、骨干企業共同實施綠色技術領域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這些重要措施從綠色創新需求、綠色技術創新、綠色技術交易、綠色技術應用等環節,為綠色技術的全鏈條創新提供了堅實支撐。”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溫宗國說。
增強科技創新驅動力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科技創新是關鍵支撐。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考核管理機制,加大綠色技術創新成效在考核評優中的比重;在年度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中加大對綠色技術標準的支持力度;實施“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項,引導各類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等支持綠色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落實相關所得稅優惠政策,促進綠色技術、裝備和產品研發應用……在鼓勵綠色技術創新上,《方案》著墨頗多。
“通過科技創新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是全球性共識。”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資源與環境業務部主任張英健說,2020年以來,世界主要經濟體通過制定面向碳中和的科技戰略與計劃,加快布局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他認為,當前中國仍處于工業化、城鎮化中期,兼顧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與碳中和目標實現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在綠色低碳發展這一前沿領域,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這一場綠色技術創新革命中走在世界前列。
更好服務“雙碳”目標
在中國綠色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張九天看來,《方案》明確提出了以能源節約與綠色低碳轉型、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低碳與零碳工業流程再造、生態系統固碳增匯、負碳及溫室氣體減排為綠色技術創新重點領域,遴選了節能降碳、
清潔能源等領域先進適用綠色技術進入綠色技術推廣目錄,豐富和發展了綠色技術內涵,突出了先進性和引領性。
“我國
碳排放總量大、
碳排放強度高、碳達峰到碳中和時間短,當前的綠色技術水平遠無法滿足需求,必須以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支撐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下的碳達峰碳中和。”張九天說,《方案》突出了支撐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目標并面向2060年碳中和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將綠色低碳循環技術明確為綠色技術創新的新方向,為全國相關行業、領域、地方和企業開展綠色技術創新指明了思路方向。
從《方案》看來,未來將采用“揭榜掛帥”“賽馬”機制,以組織實施“碳達峰碳中和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重點專項技術攻關等方式,前瞻布局低碳、零碳、負碳等技術創新,最終更好地服務“雙碳”目標。
“《方案》全面系統提出了構建市場導向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務實舉措,將進一步提升全社會綠色技術創新活力、促進創新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有利于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堅實保障和有力支撐。”國家節能中心副主任康艷兵說。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