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對氣候變化這十年”暨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成立十周年學術活動日前在
北京舉行。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會上表示,十年來,我國堅持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定力,
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2012年至2021年,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5%的經濟增長;2021年,單位GDP二氧化
碳排放比2012年下降約34.4%,單位GDP能耗比2012年下降26.4%,累計節能約14億噸標準煤。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應對氣候變化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負責任大國應盡的國際義務,這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將應對氣候變化擺在治國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戰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2020年,我國宣布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并陸續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把“雙碳”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解振華說,我國煤炭消費比重從2014年的65.8%下降到2021年的56%,年均下降1.4個百分點,是歷史上下降最快的時期。截至2021年底,非化石能源占比達16.6%,
新能源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1.2億千瓦,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均達到或超過3億千瓦,均居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裝機占全球三分之一,全球80%以上的風電、光伏設備組件都來自我國。我國用于可再生能源的累計投資已達到3800億美元,總量居全球第一。2021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4.02%,森林蓄積量達到194.93億立方米,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截至2022年6月,
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1001萬輛,占全球一半以上。
“這些事實和數據表明,我國已走上一條符合國情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之路,用實際行動和成效,為發展中國家低碳轉型提供了借鑒,為全球氣候治理作出了貢獻。”解振華強調。
解振華介紹,中國開展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取得積極成果,已累計安排超過12億元人民幣,與38個發展中國家簽署43份氣候變化合作文件,為12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訓約2000名官員和技術人員。
談及對于過去十年我國參與引領全球氣候治理的體會,解振華表示,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是參與和引領多邊進程的政治基礎。加速國內轉型創新,是參與和引領多邊進程的底氣所在。講好氣候行動中國故事,是參與和引領多邊進程的輿論基礎。
解振華表示,在一些發達國家氣候政策回擺的情況下,我國堅持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基本形成了“1+N”政策體系,這證明我們的氣候政策穩健、務實、連續。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內促可持續發展、外樹負責任形象。實現“雙碳”目標盡管面臨諸多困難,但系統性轉型創新,將帶來廣闊的市場和投資、技術、產業機遇,促進經濟、就業、能源、糧食、健康、生態環境等多領域協同發展。我國超額完成2020年氣候行動目標和較快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我們應堅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定力,統籌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創新,繼續做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蘇偉等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代表參加了這次
會議。學術活動從不同角度展現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這十年取得的進展與成就。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十年來,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深入開展應對氣候變化“雙碳”目標論證、重大問題研究和技術支撐工作,提出了許多有戰略性、系統性、創新性的政策建議,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