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達旗經濟快速發展,工業化和城鎮化加快,水資源利用呈現日益加劇的趨勢,越來越多的水資源“農轉非”。為此,2010年,該旗開始實施黃河二期水權轉換項目,項目總投資11—12億元,規劃將全旗8個蘇木鎮沿河地區43座一級浮體揚水站整合為9座,并對沿河49.81萬畝基本農田進行節水改造,其中,噴滴灌18萬畝,畦田改造22萬畝。
“通過節水灌溉實施項目,在有限的水資源條件下,采用先進的水利工程技術,適宜的農業技術和用水管理等綜合技術措施,年可實現轉換水量9960萬立方米,充分提高農業用水利用率和水的生產效率及效益,保證農業持續穩定發展。農業灌溉的有效節水,為地方工業經濟的發展提供水資源支撐,助推工業經濟健康發展。”達旗水利部門負責人說。目前,項目已完成節水改造面積17.41萬畝,待項目全部建成后,灌溉水利用系數可由目前的0.45提高至0.7左右,畝均節水185立方米,年節約水量將達9000萬立方米,畝均增產預計達100公斤,可使項目區12.5萬農牧民受益。同時,通過實施項目,年可實現轉換水量9960萬立方米,農業灌溉的有效節水,將為地方工業經濟的發展提供水資源支撐,助推工業經濟健康發展。
為了便于項目管理,達旗成立了黃河南岸灌區管理局,主要負責水權轉換工程的運行管理和日常維護,確保工程高效運行。水權轉換工程主要是通過對現有泵站與渠道的整合與調整,完善配套渠系節水改造工程,引進先進的噴滴灌高效節水技術設備,發展設施農業,進行畦田改造,全面配套建設現代管理信息化系統,進行以節水為中心的高效節水技術裝備和改造配套建設,對畦田改造、噴滴灌、渠道襯砌和泵站整合工程,使老舊渠系輸水過程中的滲漏補給,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土壤鹽堿化問題將得到顯著改善,減少渠道水量的滲漏,實現節水約1200萬立方米。操作過程中,以前需10人澆的地,現在只需2人就可完成,提高了勞動效率。同時灌溉時間也縮短50%以上,使農民群眾減少了澆地的成本。方便田間作業,通過對土地進行平整、對荒地進行整理,可以新增5%-10%的耕地,減少灌溉用水量,提高灌溉效率。畦田改造工程完工后土地得到平整,方便了機械作業。2013年,已完成了王愛召、恩格貝、昭君、中和西和吉格斯太鎮的渠道襯砌及泵站工程,共完成一級揚水泵站6座,二級揚水站7座,三級揚水站4座,共計完成投資7.16億元。目前,正在對田家營子、東海興、展旦召灌域的泵站渠系改造及全旗范圍內的畦田改造、噴滴灌高效節水項目和電力改造項目。王愛召鎮村民趙在其說,我們農民有了水權,水就是自己的,知道節約的水就是收入,對水的浪費實際上就是對自己財富的揮霍。
編輯手記: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達旗黃河水權轉換工作取得了“多贏”的效果:一是未增加黃河取水總量的前提下,為當地擬建工業項目提供了生產用水,促進了區域經濟快速發展。二是拓展了水利融資渠道,灌區節水工程建設速度加快,提高了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實現了水資源優化配置。三是保護了農民合法用水權益,輸水損失減少,水費支出下降,為農民贏得了實惠。水權轉換探索了一條農業支持工業、工業反哺農業的經濟社會發展新路,有利于維持黃河健康生命,有利于保障黃河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水權轉換是一項長期而惠民的大型工程,筆者以為,今后一是在引黃灌區探索和推行以農民用水者協會為主要形式的公眾參與式管理,改變過去村委會依靠行政手段進行用水管理的模式,實現用水者自主經營和自我管理。二是水管單位進行延伸式服務,配備專職或兼職人員參與農民用水者協會,指導支渠以下的用水管理,實現專管與群管結合。三是積極開展節水型灌區、節水型城市、節水型小區、節水型企業和節水型機關的創建活動,將社會建設任務向下級層面主體分解。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