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州市積極踐行“低碳轉型、
綠色發展”理念, 以建筑碳效碼建設為重點抓手,創新碳效碼評價體系,打造碳效碼智治
平臺,加快推動節能更新改造,完善碳效碼市場機制,實現“生態優先、
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大突破。據測算,若“十四五”期間湖州全市域推行“碳效碼”,可節省電量約3億度,
碳減排達14.8萬噸。
聚焦頂層設計,創新碳效碼評價體系。專項編制出臺全國首個公共建筑“碳效”分級評價標準,制定“碳效碼”標識方案,將公共建筑運行階段
碳排放強度按照分A-E等5個“碳效”等級。設立常態化“
專家巡檢服務”,增加對高碳排建筑(每年30~50個)的節能降碳技術供給,強化監督管理。目前已完成913組公共建筑(含612個公共機構)信息及能耗數據現狀梳理,建立了覆蓋全市6個區縣562組公共建筑的高質量
碳排放數據樣本庫,全維度實現數據常態化更新。
聚焦長效管理,創新碳效碼智治服務。強化技術、業務、流程支撐,在全省率先打造基于GIS+大數據分析的“碳效碼”管理平臺并上線運營。創新多樣化金融產品、降低準入門檻,從支持優秀(B級及以上)拓展到支持待改進(D級和E級),重點解決90%的存量建筑低碳轉型問題。對于建設、購買、租用B級及以上“碳效”建筑,配套出臺低息貸款、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截至目前,平臺已接入1173.75萬㎡公共建筑,累計獲取30萬條數據,預計2024年完全接入湖州市全域既有公共建筑達1.27億㎡。
聚焦更新改造,創新差別化獎懲機制。實施建立“碳效碼”與電價的市場互通體系,創新差別化電價獎懲機制(設定A/B級不加價,C級加價0.05元/kWh,D級加價0.2元/kWh,E級加價0.5元/kWh;另外對A級進行減價獎勵,如減價0.2元/kWh),加價增加的費用可用于獎勵優秀并支持節能改造,將“碳效”真正轉換為“效益”。2023年全市共投入6.8億元,完成既有公共建筑節能更新改造面積33.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1.2%。推進城市集團多個舊改工程智慧照明數智化改造提升,節省電費近100.2萬元。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