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將
北京市、鄭州市、重慶市等24個城市列為智能建造
試點城市,智能建造的關注度進一步上升,一批參與了智能建造的企業和地區也進入了人們視野。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2020年,住建部就曾發文規劃智能建造的發展。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建筑業總產值達29.3萬億元,同比增長11%,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7%,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根據規劃,到2025年,我國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產業體系將基本建立,建筑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建筑產業互聯網
平臺初步建立,產業基礎、技術裝備、科技創新能力以及建筑安全質量水平全面提升,勞動生產率明顯提高,能源資源消耗及污染排放大幅下降,環境保護效應也將顯著增強。
提質升效加速
“這個機器人產品線,相比傳統人工作業,能減少油漆粉塵對人體的傷害,還可以長時間連續作業。”位于四川德陽的碧桂園旌勝府一位項目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一臺室內裝修機器人,這臺機器人不僅比人工的裝修質量更好、效率更高,它的綜合效率更是人工輥涂的4倍之高。
山東德州一家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在龍門式三維等離子切割機器人、3D相機激光引導焊接機器人、自動抓取機器人等一系列機器的配合下,建筑用的墻板、樓板在生產流水線上被逐一生產出來。這些產品將成為裝配式建筑的零件,讓蓋房子像“搭積木”一樣便捷高效。
中建六局高級工程師、項目經理鄭恒介紹,有些建筑構件就在工廠生產,生產完直接在施工現場組裝,組裝完之后只需要拿構件進行連接。裝配式建筑是智能建造的一種形式,改善了現場噪音、施工速度慢、材料浪費等問題。
現在,建筑領域的智能化水平已經越來越高,包括軟件、部品部件生產線、施工管理系統、產業互聯網平臺、機器人等各類智能建造公司也出現在了建筑市場。
根據住建部的目標,智能建造的預期目標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提升建筑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二是打造智能建造產業集群,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三是培育具有關鍵核心技術和系統解決方案能力的骨干建筑業企業,增強建筑業企業國際競爭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丁烈云指出:“實現智能建造,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在工程建造領域的深度融合,是建筑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推動建筑業低碳轉型
但智能建造可以解決的問題,遠遠不止于生產效率。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清潔低碳轉型。今年7月,住建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的《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中也提到,力爭到2060年前,城鄉建設方式全面實現
綠色低碳轉型,系統性變革全面實現,美好人居環境全面建成,城鄉建設領域
碳排放治理現代化全面實現,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讓建筑業更加“
綠色”已經成為共識。
此前,山西省發布《山西省
綠色建筑發展條例》,根據條例,新建城鎮民用建筑應當按照
綠色建筑標準進行建設,并設置專章規定對綠色建筑的扶持政策。山東省住建廳在解讀《山東省綠色建材推廣應用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5年)》時介紹,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到2025年,全省綠色建筑占城鎮新建民用建筑比例達到100%;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城鎮新建民用建筑比例達到40%。此外,安徽、天津、張家口、佛山等省市綠色建筑領域相關規劃及行動方案也已經落地。
智能建造則能夠做到更加節能、低碳。以博智林生產的一臺流動制磚車為例,它能夠提供建筑余料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一站式解決方案,能夠分離出有利用價值的建筑余料,并加工轉化為符合要求的再生建材制品,如常見的園林路面磚、植草磚、盲道磚等,節省原料采購和建廢清運的成本,同時還減少粉塵污染和運輸排放,減碳效果非常明顯。
不過,智能建造的發展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多位業內人士也表示,智能建造的推廣和普及,短期內勢必涉及施工企業成本的增加,同時懂技術會操作的技能人才短缺也是一大問題。
北方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紀穎波也表示,目前全國已有70所院校開設了智能建造專業。現有人才缺口指的不僅是技術工人,連管理人員也缺。“最關鍵的是現在都沒有工程師,在現場工作的時候,核心問題還是要有相應的工程師帶領團隊去做。施工組織也好,技術方案的設計也好,在這個方面能夠適應新的生產方式的工程師是不足的。”紀穎波指出。
紀穎波認為,智能建造的試點推進,各試點城市需明確發展目標,并界定好智能建造的邊界,在研發投入、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一體化考慮,統籌推進。未來的智能建造,除了會對建筑業進行數字化改造,也將深刻影響普通人的居家生活。
統籌規劃布局未來
其實早在2020年8月,住建部等部門就發布了《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建市〔2020〕60號),對我國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目標進行了清晰的規劃。今年1月發布的《“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的通知》再次強調,要加快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
此前,一些地方在智能建造方面已經有所探索。如湖南省,投入1500萬元財政資金,建立了全省統一的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智能建造平臺,推動全產業鏈高效共享各種要素資源,企業可以利用該平臺進行BIM正向設計,通過鏈接標準部品部件庫以及生產和施工管理系統,初步實現標準化設計方案一鍵出圖,設計數據一鍵導入工廠自動排產,施工進度與BIM設計模型動態關聯,施工高危環節遠程實時監管和動態預警。
今年11月住建部發布的24個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保定、河北雄安新區、沈陽、哈爾濱、蘇州、南京、溫州、嘉興、臺州、合肥、廈門、青島、鄭州、武漢、長沙、廣州、深圳、佛山、重慶、成都、西安、烏魯木齊。
這24個城市開展智能建造試點的主攻方向將會是,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促進建筑業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培育智能建造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著力解決工程建設存在的生產方式粗放、勞動力緊缺、資源能源消耗大等突出問題,更好發揮建筑業對穩增長擴內需的重要支點作用。
有業內人士指出,列入試點的城市普遍屬于一二線重點城市,這些城市智能建造的基礎較好,也有實力在智能建造方面有更多的投入。比如雄安新區,城市定位較高,類似概念和智慧城市的定位很容易匹配。而類似嘉興則屬于長三角一體化城市,必然要在此類智能建造方面落實新發展理念。對于地方政府來說,針對智能建造的住宅項目,要給予稅費支持和購房方面的政策支持。
中建八局二公司工程研究院院長房海波坦言,目前建筑業產業數字化程度低,智能建造尚未形成有效生產力,產業轉型升級引領性不足,智能建造相關創新業務處于初步探索階段。
為了加速建筑產業升級,有針對性的地方政策也已經陸續出現,如重慶市出臺《重慶市現代建筑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山東省發布《山東省新型建筑工業化全產業鏈發展規劃(2022—2030)》,四川省印發《推動全省裝配式建筑標準化建設工作方案》等。
據了解,下一步住建部將重點從五個方面入手,來進一步推動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一是實施智能建造試點示范創建行動;二是加快推廣建筑信息模型技術;三是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四是打造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五是推進建筑機器人典型應用。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