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不同的減碳戰略
把雙碳壓力轉化為經濟增長的動力,確實是一個很有吸引力、感召力的目標,但這個目標的實現并不容易。現實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三種不同的減碳類型。
第一種是衰退型減碳,就是通過減少生產來減少碳排放。這是所有減碳類型中最簡單、最不費氣力的。由于生產活動不能停止,這種類型通常并不具有可操作性,甚至會被認為不可思議,但是在某些特定情景下還是會出現,比如前一段時間有的地方為了完成短期節能減碳目標,一度出現拉閘限電、停工停產等現象。第二種是增效型減碳,就是通過提高碳生產率,用同樣多的碳排放實現更多的產出,或者以同樣的產出帶來較少的碳排放。我們經常講的
節能減排、節約優先等,大體上相當于這種類型的減碳。
第三種是創新型減碳,是指通過創新形成新的技術、工藝、方法等,在達到相同產出的情況下,實現低碳、零碳甚至負碳排放,如用風、光、水、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如果用這類技術替代原有的高碳技術,就可以在實現相同產出的前提下減少或抵消碳排放。
在以上三種減碳類型中,前兩類大體上在已有的技術和產業體系中做文章。與衰退型減碳相比,增效型減碳體現了積極導向,特別是在技術落后、管理粗放的情況下,提升能源和碳生產率有較大空間。事實上,近些年來中國在節能減排增效上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績。但增效型減碳的局限性也很明顯,首先是隨著技術和管理進步,碳生產率的提升會出現遞減,持續提高的空間會收縮。其次更重要的是,這些變化主要局限于已有的技術和產業框架內,即便有技術創新,也屬于所謂的改進型創新,而不是顛覆型創新。碳生產率可以達到很高水平,但所用資源仍然是高碳的,如燃煤電廠節能減排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用煤發電這一點并沒有改變。
這里還需要討論一下如何用經濟學的方法理解節能優先。節能優先,更廣泛一點可以說節約優先,作為社會公德值得倡導。經濟學從本質上說也是關于節約的一門學科,但經濟學理解的節約是全局性的,著眼于全社會的資源最優配置。節能在一般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降低成本,與原材料、運輸、倉儲、人工等環節降低成本含義相同,與此同時,還要考慮產出,尋求單位產出成本之比最低。節能是否優先,取決于這種全局性的比較評估,而這種評估通常是經由市場機制實現的。如果一直要把節能擺在第一位,特別是把控制能耗的指標作為間接控制碳排放的指標,那就難以避免資源配置的扭曲和錯配,并會給正常經濟運行帶來負面擾動,這也是政策層面上提出由能耗“雙控”盡快轉向碳排放“雙控”的原因所在。
而創新型減碳則是跳出已有的技術和產業圈子,開辟新的賽道,采用新的技術、工藝、方法等。由于這種變化,創新型減碳具備了前兩種減碳類型所沒有的特點。
第一,創新型減碳可以實現對傳統高碳技術或產業的長期替代。所謂的綠色轉型,從根本上說,就是要轉換技術,用低碳、零碳或負碳技術替代原有的高碳技術。
第二,創新型減碳的空間究竟有多大,是無法事先設定的。創新的內在動力和不確定性,決定了人們不可能限定它的擴展邊界。不難設想,如果可控核聚變能夠成功并商業化,人類將在多大程度上改寫可再生能源的版圖。
第三,這種創新可以大大降低人類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成本。綠色產品在初期往往價格偏高,存在所謂的“綠色溢價”。隨著創新競爭的加劇,價格下降,不少產品的綠色溢價已經為負。這方面的典型
案例是光伏發電。十年前如果說光伏發電與燃煤發電競爭,會被認為不可思議,但過去的十年間,光伏發電成本下降了80%~90%,已經低于燃煤發電成本,并且還有進一步下降的潛力。應對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挑戰來自成本沖擊,創新帶來的成本下降,可以極大地增強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和能力。第四,創新最初源于減碳動機,一旦形成產品后,往往產生更多的附加效用或福利,創造更多的消費者剩余。以
新能源汽車來說,其2022年第一季度銷量已經接近全部汽車銷量的20%,超過人們的預期。消費者在購買
新能源汽車的時候,不能說不關注碳減排,但大部分消費者直接感受到的是使用成本低,電子設備應用得手,舒適程度高,操控感覺與以往大不相同,以及自動駕駛能力逐步提升。除了電動化之外,更有智能化、共享化等。簡單地說,能夠吸引消費者的大部分優點可能是在減碳之外,這意味著創新為社會提供了超出預期的福利。
第五,創新型減碳觸發和加速了能源等高碳行業的數字化進程。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另一種經濟形態,整個經濟社會正經歷向數字經濟形態的轉型。即使沒有雙碳壓力,能源、工業、交通、建筑等高碳領域也會進入數字化轉型,但過程可能相對緩慢。創新型減碳觸發和加速了這些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有可能推動這些領域成為數字化轉型的領先者。
總之,創新型減碳提供了與另外兩種減碳類型很不相同的可能性,有機會啟動和引領遠超減碳預期的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數字化轉型。如果要做個區分的話,衰退型減碳和增效型減碳主要體現的是一種防御型戰略,而創新型減碳則是一種進取型戰略。應該承認,在較長一段時期內,我們對進取型戰略已有認識和展望,但想法和做法基本上還停留在防御型戰略。挑戰在于如何盡快轉向進取型戰略。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