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在生態環境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孫守亮說,2022年將扎實有序推動
綠色低碳發展,做好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二個
履約周期管理, 健全
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長效機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強化生態保護監管、確保核與輻射安全、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強化生態環境領域科技支撐等。
2022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會議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就取得新成效。孫守亮說,2021年,通過推進“放管服”改革、重大項目和能源保供項目落地實施,助力釋放合法煤炭產能1.4億噸/年;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支持配合出臺碳達峰、
碳中和“1+N”政策體系,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全國
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順利結束。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被認為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
生態環境部提供的資料顯示,2021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順利收官,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1.79億噸,累計成交額76.61億元。同時,持續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
試點工作,全國14個
試點地區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總金額超10億元。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是我國“十四五”時期的重點工作。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嚴剛說,我國生態環境問題,本質上是高碳能源結構和高能耗、高碳產業結構問題,污染物與二氧化碳排放呈現顯著的同根同源性,即“碳污同源”。因此,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協同推進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和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任務,需發揮后發優勢,實施減污降碳協同治理,統籌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實現環境效益、氣候效益、經濟效益多贏。比如水泥行業同時是減污和降碳的重點行業,通過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物,能有效激發行業技術變革和綠色低碳轉型。
嚴剛說,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還需強化源頭防控協同,推動資源能源節約高效利用和低碳轉型,加快形成有利于減污降碳的產業和能源結構、生產和生活方式。加強措施優化協同,增強生態環境改善目標對能源和產業布局的引導約束,加大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環境敏感地區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力度,在降碳同時實現更大環境影響。推進政策創新協同,建立健全一體推進減污降碳的管理制度、基礎能力和市場機制,如在環境影響評價中開展碳排放評價,嚴把新上項目碳排放關等。
“為推進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生態環境部組織一體開展環境污染物與溫室氣體統計核算,在國家統計局批準實施的排放源統計調查制度中,已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情況納入其中。”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說。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