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
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會議要求,要統籌有序做好碳達峰、
碳中和工作,盡快出臺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堅持全國一盤棋,糾正運動式減碳,先立后破,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實現減碳目標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科學謀劃,合理布局。作為
碳減排“主力”的能源行業特別是電力行業,不僅責任重大、任務艱巨,更要避免運動式減碳。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一些氣候
專家、
新能源從業者一方面認為煤炭、煤電污染環境,清潔轉型就像“搬新家”,不扔掉煤炭、煤電這些“舊沙發”,就不可能搬進
新能源這個“新沙發”,主張不再上煤電新項目;另一方面,他們認為“十四五”是個分水嶺,電力系統脫碳將主要依靠風“光電”,新能源資源技術開發量“不存在天花板”,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不存在技術瓶頸”,并網及消納空間“不會受限”,要求全力放開發展新能源。這些觀點從應對氣候變化、促進新能源發展、實現“雙碳”目標的角度分析,不無道理,但從統籌發展與安全、清潔轉型的漸進過程、保障用能的現實需要看,有待商榷。
生態環境部今年3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2020年,全國煤炭消費比重由60.4%降至57%左右。聚焦到電力行業,以2019年為例,全國“風光”發電總量相當于1.92億噸標準煤的發電量,而我國年發電耗煤約18-19億噸標準煤。換言之,“風光”只能占煤電發電量的10%左右。筆者認為,雖然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持續降低,但煤電等化石能源一段時間內仍是能源生產與消費的“主力”。而且,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進程還在穩步提速,這種背景下能源轉型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可以稱得上是大象轉身,宜穩不宜急。
再來看新能源領域,部分企業為了市場和訂單,在沒有前期投入和技術積累的情況下,僅憑PPT就可參與項目投標,為行業健康發展“埋雷”。同時,也有投資機構借助資本力量炒概念,將碳中和視作純粹的商業行為。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近期陸續向八個省區反饋督察意見,督察發現,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盲目發展“兩高”(高耗能、高排放項目)項目的沖動。由于“十三五”期間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圓滿完成,一些地方和部門出現了松松勁、歇歇腳的念頭。特別是面對碳達峰、碳中和剛性要求,呈現大上、快上、搶上、亂上“兩高”項目的勢頭。
在此背景下,部分地區開始“一刀切”,快節奏地直接關停大批煤電,令行業咋舌:煤需要去,但不應該“大刀”亂砍,因為這會直接影響電力穩定供應和民生生活。從這個角度看,各地的能源結構到底該怎么調整,必須遏制什么、需要鼓勵什么、應該關停什么,保持什么節奏和步驟,如何取舍和過度,是對政府治理能力和能源轉型成效的一次“大考”。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需要具備分階段、循序漸進的“持久戰”心態,而非一哄而上的“游擊戰”,能源行業尤其是電力行業的運動式減碳需要及時糾偏,電源結構調整和新型電力系統構建需要回歸科學和理性。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