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大氣環境規劃研究所所長雷宇在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指導、中國冶金報社和三寶集團聯合主辦的2020(第三屆)全國鋼鐵行業
綠色發展大會上表示,從污染物濃度來看,我國PM2.5濃度是世界衛生組織準則值的3.6倍,臭氧是1.5倍;美麗中國建設需要PM2.5和臭氧濃度持續降低,污染減排不斷深化。
從分布來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都是污染最嚴重的區域,而重點區域PM2.5和臭氧污染均形勢嚴峻,“總理基金”項目(2017年4月26日,國務院常務
會議決定,由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針對京津冀及周邊秋冬季大氣重污染成因、重點行業和污染物排放管控技術、居民健康防護等難題開展攻關,為全國和其他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提供經驗借鑒。為期2.5年,經費為10億元。項目名稱確定為“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簡稱“總理基金”項目)研究成果表明,以PM2.5達標為約束,區域內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出了環境容量的50%以上,部分城市甚至超出80%~150%。
他介紹,京津冀及周邊地區以7%左右的國土面積承載了1/3左右的重化產業產能,產業結構偏重也是該區域能源結構和交通運輸結構問題的根源。
“因此,重點區域尤其需要加大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減排力度,以推進PM2.5和臭氧達標。”他強調。
他認為,在重點區域進一步推進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幅削減,仍然是未來5年內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
為完成這項工作,他提出了以下具體措施:聚焦PM2.5和臭氧污染協同控制,著力推進多污染物協同減排;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加快補齊大氣污染防治短板,完善大氣環境管理制度,推進大氣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統籌大氣污染防治與溫室氣體減排,扎實推進產業、能源、交通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等。
“除了大氣污染外,鋼鐵行業
碳減排壓力也很大。因為我們向世界提出了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
碳中和的目標,而鋼鐵是
碳排放大戶之一。”雷宇指出。
總體上,我國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仍呈逐年遞增的趨勢,雖然近年來增幅明顯減小,但仍沒有出現“達峰”趨勢。與此同時,發達國家二氧化碳排放量正逐步下降,加拿大、日本、歐盟、美國均已經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
“顯然,中國面臨較大的碳減排壓力。”雷宇說。
從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來看,重化工業特點明顯。全球1600種工業產品,我國有1200種工業產品產量居首位,傳統產業規模大、比重高,短期內產業結構難以有根本性調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在千萬噸級。
從國內看,不同區域形勢不同。部分省份在“十三五”期間碳排放增速放緩,有些已進入明顯的
平臺期;部分省份碳排放還在較快增加。從鋼鐵與碳排放的關系來看,鋼鐵企業較多的幾個省份、2+26城市和汾渭平原地區,過去幾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都處于緩慢增長的態勢。
“下一步協同推進空氣質量改善和碳達峰,這些地方應當是重中之重。”雷宇認為,如果國家對地方提出二氧化碳達峰要求,那么地方政府就會對轄區內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提出要求,這就會在區域層面約束產業和能源的結構變化。
“鋼鐵行業氣體污染物排放量占比在10%~30%之間,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在10%~20%之間,不管從改善空氣質量的角度看,還是從溫室氣體排放角度看,鋼鐵行業都會是控制的一個重點對象。”雷宇認為。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