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民族報》10月4日發表題為《中國和全球新經濟的到來》一文,作者為聯合國秘書處氣候變化團隊顧問格雷羅·加西亞。全文摘編如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了中國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
碳中和”。這是《巴黎協定》簽訂以來國際市場收到的最強有力的信號。全球向零碳經濟轉型的步伐沒有倒退,拉美也不應對化石燃料孤注一擲。
中美兩國在貿易和外交領域的緊張關系不斷升級,多邊格局瞬息萬變。在不斷調整的過程中,歐盟與中國鞏固了關系,成千上萬大企業在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向可持續生產轉型,這些因素都已經開始顯現成果。
繼
北京和布魯塞爾最近展開雙邊交流之后,中國借宣布這一目標的機會公布了一項戰略舉措,為未來十年的經濟發展定下了基調。歐盟委員會今年3月公布《歐洲氣候法》草案,決定以立法的形式明確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政治目標,而中國則緊緊跟上了歐盟的步伐。
在決定白宮未來的總統選舉前夕,歐洲和中國正通過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合作結成新的聯盟。中歐聯盟可能為新的全球聯盟鋪平道路,聚全球之力加快與時間賽跑的速度,以避免地球最終走向崩潰的深淵。
華盛頓是否跟風尚不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國和許多國家的私營部門已經走上了這條道路——微軟、谷歌、英國石油公司、臉書、寰宇一家航空聯盟等大型企業最近就應對氣候變化作出的承諾就證明了這一點。在拉美地區,計劃在中長期內繼續出口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將發現市場越來越不景氣,波動性越來越大,而那些主動接受競爭挑戰的國家將在非常規可再生能源領域發現一股新動力。
拉美的企業和各個部門是否做好了準備?拉美國家是否建立了合理的監管框架?是否已經為進入可再生能源設備制造、能源效率、低碳工藝產品等新市場制訂規劃并做好準備?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今天,中國已成為幾乎整個拉美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如果中國和歐盟朝著剛剛宣布的目標前進,那么可以預見,中歐將開始采取措施,使其產業在與沒有制定“碳中和”目標的國家展開競爭時不會受到影響。而這些措施很可能包括關稅和進口封鎖,如果拉美沒有做好準備,就會受到負面影響。競爭優勢的贏家將是那些及時搭上低碳化列車的國家。今年正是糾正拉美地區前進方向的時機。
過去十年中,排名前四位的
碳排放國貢獻了全球
碳排放總量的55%以上,但這并不包括毀林等因土地用途改變而導致的碳排放量。如果將后者計算在內,排名會有所改變,拉美大國巴西可能會成為最大的碳排放國。但我們仍有機會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內,這要求我們在2030年前將碳排放量減半——即從2020年起,每年減排7.6%。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