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機遇與挑戰
2.1 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機遇
2.1.1 強大的國內市場需求
中國較早關注
低碳環保的發展。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第一屆人類環境大會促進了中國當代環境保護的開始。2007年,國務院發布了《中國國家氣候變化綱要》,這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第一份政策文件,也是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第一份國家計劃。2008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首次將發展循環經濟置于國家戰略的高度。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修正案)》的頒布,進一步提高了清潔生產的地位,進一步加強了對非法活動的處罰。201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指出,中國應該把重點放在促進
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上。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能源結構調整,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取得了積極進展。因此,我們不僅要正視我國碳排放的現狀,還要看到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低碳發展。
2.1.2 一帶一路帶來的新機遇
從外部環境看,盡管全球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但和平與發展仍是世界的主題。經濟全球化將深化,貿易投資便利化將增加,資本流動和產業轉移將加快,技術輻射將加速,這將有助于中國進一步參與全球國際分工,中國走出去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特別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后,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習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將打造世界上最長、最具潛力的經濟走廊,為我國企業走出國門,利用海外資源和市場帶來更好的機遇。
2.2 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挑戰
2.2.1 工業化、城鎮化雙輪驅動的環境壓力大
目前,我國經濟普遍進入工業化后期和城市化中后期。工業生產壓力、城市生活方式污染排放和城市生態空間安全格局壓力繼續加大。工業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系既對立又統一。對立是指在工業生產中不合理地利用資源和能源,造成嚴重的工業污染,直接破壞環境,導致生態惡化。工業生產雖然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但卻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深刻地影響了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統一是指工業發展從根本上符合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環境保護,以優質的資源換取大量的經濟效益,同時保證環境質量,兼顧人類社會的長遠發展。我國高碳經濟的主要原因是能源結構不合理,其中70%左右依靠煤炭。同時,在工業化快速發展的早期,經濟發展積累的環境問題尚未完全解決,增加了低碳轉化的難度。
2.2.2 方式轉變、經濟轉型與結構優化任務艱巨
中國經濟發展告訴我們,產業結構調整取得了積極進展,但隨之而來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對環境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工業化完成后,經濟增長對環境的影響日益突出。地方政府組織職能增強,但過分依賴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環保意識有待提高。主要表現在:一是不知為何犯罪,尤其是小企業主的環境知識不足,環保意識低下,對環境違法行為意識淡薄,對非法排污不以為然。二是明知故犯,特別是當經濟效益不好時,有的企業為了獲利而逃避監督,仍然冒險;三是為了非法意圖,追求效率,不安裝環境保護設施,或不正常運行環境保護設施,污染物不能達到排放標準。為此,提高企事業單位的守法意識無疑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之一。同時應加強領導干部問責制度。環境保護與發展模式的轉變和結構調整仍將處于戰略僵局階段。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