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在自然的經濟化方面,我們還處于一個剛剛起步的階段。比如,蘇克德夫先生曾經指出:對一些生態系統提供的服務進行估價很有意義,特別是在特定災難發生的情況下。比如說航運災難發生時,保險公司必須弄清楚彌補其所造成的各種破壞后果要花費多少。如果事關海洋等生態系統,這種估價就尤其有用,因為它可以為費用計算提供基礎。這也正是現在經濟學家們努力對生態系統進行估價的原因。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還有一個試圖對生態系統服務進行估價的案例:厄瓜多爾為了保護當地居民,提議不開發其熱帶雨林中的石油。這就是亞斯尼油田的著名案例,他們的口號是“把石油留在土里”。這里的問題在于衡量森林對人類的價值,而非如果開采石油所能產生的價值。這是一個正面的例子。它告訴我們,對自然進行估價的時候必須捫心自問:誰將從中受益?誰是(資源的)所有者?誰是掌控者?這些問題指向了關于所有權和分配公平的更大問題。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我也希望看到巴西在海洋石油上能采取類似行動。這些石油不應該開采,對水下1800米的海床進行鉆探過于危險,不可嘗試。這個深度超過了墨西哥灣的“深水地平線”,那里發生的事情眾所周知。如果這些海上油田原封不動,就必須對不開發它們的相關經濟影響進行計算。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Schattenblick:這樣的計算是不是極為困難?因為其中有這么多危險因素,有一些甚至是未知的。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翁:沒錯。但不幸的是,我們采取的方式是為全球環境危機尋找技術解決辦法,而不是考慮縮減經濟活動、厲行節約以及爭取事半功倍,簡而言之就是我們不懂得知足。這并不要宣稱技術永遠無法解決問題,挑戰在于要反復自問:我們支持什么技術,它們掌握在誰的手里?它們的社會和環境后果是什么?
最令我擔心的是把技術當成萬能靈藥的趨勢,把技術的作用絕對化,絲毫不考慮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消費模式。許多技術都是高風險的,然而還是被毫不加甄別地輕率引進。這些技術的后果幾乎從未得到評估。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所有北方國家以及一些南方國家的政府都花大力氣研發高技術解決方法,卻不愿花錢研究那些可以適應氣候變化的植物,讓農民種植。在這里,人們要再次提出一連串問題:我們要做什么研究,為誰而研究?什么技術對誰有助益?誰又應該對高風險技術負責?(完)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