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評級體系
ESG評級體系的形成。ESG評級的工作全流程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數據采集和信息歸納,二是指標設置、評分評級和形成評級結果,三是將評級結果指數化,從而形成服務投資的產品。一家評級機構可能開展以上全流程工作,也可能僅參與其中部分工作。因為至今ESG尚未有全球統一的定義,各家機構往往會基于全球報告倡議(GRI)、可持續發展
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等的ESG披露標準,采用MSCI全球指數或富時指數系列的行業分類,再根據自身理解,提出不同的指標選取和體系構建方法。出于商業利益考慮,評級機構往往將ESG評級方法認定為商業機密,對外公布的內容往往有限。
ESG評級體系間的比較。基于既往公開信息,不同的ESG評級機構各有評價側重,因此,市場上的ESG評級維度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如,MSCI、彭博、湯森路透提供綜合性的ESG評級,評級維度全面覆蓋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道瓊斯側重企業在經濟、環境及社會三方面的表現;富時羅素將企業綠色收入占比納入ESG評價;Sustainalytics以ESG風險評級來取代全面性的ESG評級;KLD主要關注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間的關系;CDP側重從環境維度進行評價,依企業情況設計包括氣候變化、水安全與森林三方面的問卷。圖1展示了國際上一些主要評級機構的ESG評級指標選取情況,大多數已在環境維度中納入了氣候變化內容,富時羅素還納入了生物多樣性指標,這與《G20可持續金融路線圖》所確定的方向一致。
有研究表明,因為不同機構的ESG評價體系在信息采集分析、指標選取、構建方法等方面存在差異,所以,在總體上,它們的ESG評級結果相關性不高,如何評價和利用這些不同的ESG評級結果,還有待今后的市場檢驗。
國內機構當前發展的ESG評級體系,通常是在借鑒國際機構成熟框架的基礎上,根據國內發展和市場特點,在具體指標設計中進行相應改進。如,商道融綠于2015年推出了國內首個ESG評級體系,與國際普遍采用的金字塔結構相似,包含三級指標體系:一級為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個維度,二級為13項分議題,三級為200余項指標,二級和三級指標均為貼合我國實際情況設計改進,并按照GRI的模塊化設計理念,分為通用指標和行業特定指標。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