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氫供應是關鍵
如何解決綠氫供應是現階段的難題。
“現階段的制氫方法包括化石資源制氫、工業副產氫、甲醇重整制氫、電解水制氫。當前大部分制氫都采用煤制氫,碳排量極高,與‘雙碳’目標背道而馳。未來制氫技術發展路線最終將落在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上。”王集杰認為,當前在規模化應用方面,堿性電解水制氫已達到工業化并且處于市場白熱化競爭階段,可有效助力二氧化碳利用發展。
“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技術的產業化進程中,原料來源及成本是影響其經濟性的關鍵因素之一,如氫價在每公斤11元,通過二氧化碳加氫生產一噸甲醇僅氫氣成本就需2100元,長遠來看,低成本的綠氫技術仍是關鍵。”鄭珩算了一筆賬。
王集杰也坦言,當前綠色甲醇的生產成本與傳統煤制甲醇相比確實還存在一定差距,有待從技術、市場、政策等多方面予以攻關、培育或支持。“在技術方面,需要進一步提升光伏、風電、電解水制氫、二氧化碳捕集及轉化的效率;市場方面,應對綠色甲醇減排的貢獻予以認證;政策方面,應對相關開展綠色甲醇生產的企業進行政策支持或減免稅等補貼。只有這樣,才能引導產業的健康發展。”
在二氧化碳電解制化學品技術市場化推廣進程中,如何解決優化電堆成本投資、提高電解效率降低電耗等問題也需繼續關注。“期待國家層面給予產業政策、稅費政策以及投融資方面的扶持和優惠,如特批二氧化碳電解技術配套風光等新能源項目,加快推進綠色產品認證及獎勵補貼辦法,建立產業基金、提高一體化項目融資比例等,以利于二氧化碳利用技術的市場推廣,助力國家‘雙碳’目標早日實現。”孫磊建議。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