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第一欧美日韩中文,91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永久免费

【海府辦〔2023〕18號】海南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瓊海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來源:未知碳交易網2023-08-10 11:18

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瓊海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
 
海府辦〔2023〕18號
 
各鎮人民政府、彬村山華僑經濟區管委會,市政府各工作部門:
 
《瓊海市碳達峰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6月27日
 
(此件主動公開)
 
瓊海市碳達峰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海南省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瓊府〔2022〕27號)精神,加快推進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低碳綠色轉型,為我省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瓊海力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系統觀念,處理好發展和控碳、整體和局部、長遠目標和短期目標、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讓綠色低碳成為瓊海的鮮明底色,聚焦效率引領、科技支撐、機制創新,全力爭當濱海城市帶建設和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優等生”。
 
(二)工作原則。
 
統籌謀劃,協調推動。堅持全市統籌,突出系統觀念,強化總體部署,實行黨政同責,壓實各方責任。鼓勵各鄉鎮、各部門主動作為,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強化全局性統籌平衡和政策協同,重點突破行業企業綠色轉型問題,穩妥有序推進碳達峰工作。
 
節約優先,重點推進。堅持將節約能源資源放在首位,實行全面節約戰略,持續降低單位產出能源資源消耗和碳排放。圍繞城鄉建設、交通、旅游等重點領域,發揮技術、管理和工程的協同作用,推動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逐步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碳效引領,數字賦能。以碳效為引領,以數字化改革為動力,加快打造碳達峰數智治理體系,著力構建綠色低碳技術和產業創新體系,以強度下降帶動總量下降,形成低碳高效的緊湊型、集約型空間格局。
 
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更好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構建完善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創新深化綠色金融的全方位支撐作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形成有效激勵約束機制,積極發揮先行示范作用。
 
穩妥有序,安全降碳。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正確處理碳達峰和糧食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關系,有序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優化,有效應對綠色低碳轉型可能伴隨的經濟、金融、社會風險,確保經濟社會平穩運行,實現安全降碳。
 
二、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是確保與全省同步實現碳達峰,通過探索具有瓊海特色的達峰路徑,以升級產業結構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抓手,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十四五”期間,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產業結構高質量升級,能源結構優化調整。特色優勢新興產業逐漸壯大,產業結構逐步現代化、綠色化,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穩步提升,清潔能源項目建設穩步開展,能源供應能力和調節能力得到有效保障,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全面推進。到2025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指標確保完成省下達目標,為實現碳達峰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十五五”期間,經濟體系實現循環化發展,產業體系完成現代化升級,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結構基本建立。綠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全面普及,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政策體系基本健全,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走在全省前列。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穩步提升,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確保完成省下達目標,如期實現全市碳達峰目標。
 
三、重點任務
 
(一)全面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妥善處理好能源低碳轉型和供應安全的關系,大力實施節能降碳減排增效,建設能源節約型社會,積極推進光伏、風電等新能源規模化發展,加快建設新型電力系統。
 
1.加快推進非化石能源利用。充分挖掘可再生資源潛力,持續加大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力度,完善新能源建設規劃。大力發展光伏發電,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發展并舉,推動京能瓊海潭門100MW農光互補項目、廣東能源集團瓊海塔洋漁光互補項目、瓊海市國電投萬泉鎮政府100MW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華能100MW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等一批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在產業園區廠房、物流中心、學校、醫院、居民建筑等可利用建筑屋頂,推進不同類型分布式發電項目,促進分布式光伏發電規范化和有序發展;積極推進光伏與農業、漁業、林業相結合。推進風電資源規模化利用,探索推動分散式風電開發。科學推進生物質能高效利用,完善農林生物質和生活垃圾集運體系,優化城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適度超前建設加氫基礎設施網絡,以交通領域為突破口,探索氫能在交通領域的規模化應用,并逐步實現向其他應用領域滲透。(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科學技術工業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教育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塔洋鎮政府、潭門鎮政府、中原鎮政府、萬泉鎮政府、瓊海供電局等)
 
2.有序引導成品油和天然氣消費。積極有序推廣電能替代、可再生能源燃料、天然氣和綠色氫能等清潔低碳能源,積極推進工業生產、交通運輸和居民生活等領域實施“以電代油”,不斷提高電氣化率。加快應用先進生物液體燃料,探索生物燃油在航空運輸業的示范應用,優化終端能源消費結構,提升終端燃油產品能效。有序推進天然氣高效利用,優先滿足民生用氣需求,堅持“宜管則管、宜罐則罐、宜沼則沼”,有序推動天然氣向鄉村延伸。推進港口岸電設施和水路運輸經營者船舶受電設施安裝、匹配改造,支持海洋漁業作業船舶進行液化天然氣(LNG)動力改造更新。(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
 
3.加快構建清潔安全高效電力體系。以現代電力能源網絡與新一代信息網絡為基礎,依托數字化、智慧化等先進的前沿技術,不斷提高電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優化整合電源側、電網側、負荷側、儲能側資源,堅守安全底線,探索構建具有綠色高效、柔性開放、數字賦能等特征的新型電力系統。探索開展微電網建設,促進微電網、局部電網與大電網協調發展,推動微電網參與大電網的頻率/電壓調節以及削峰填谷等,鼓勵電源側、電網側和用戶側儲能應用,支持多元化的社會資源投資儲能建設。推動電動汽車有序充電和車網互動(V2G)技術示范應用。持續提升需求側管理能力,積極引導用戶錯峰用電,釋放居民、商業和一般工業負荷的用電彈性。(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瓊海供電局)
 
4.科學合理做好能耗管控。建立能耗雙控與區域發展戰略、產業結構調整、重大項目等工作計劃的常態化、制度化聯動機制,形成“發展戰略實施+重大平臺提升+行業能效引領+產業目錄調整+投資項目監管”的工作機制。建立完善用能預算管理制度,能源要素優先保障居民生活、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積極通過汰劣上優、能耗等量或減量替代等方式騰出用能空間。推動重點行業能效技術創新,推廣一批先進高效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綜合實施能量系統優化、電網節能降損、綠色高效制冷、節能產品惠民等工程建設。加強能耗監測預警,積極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科學技術工業信息化局、瓊海供電局)
 
(二)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
 
堅持產業高端化、集約化、綠色化發展,降低能源資源消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著力把產業升級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撐。
 
1.聚焦發展高端型大健康產業。以樂城先行區為產業發展軸心,支持樂城先行區引進和應用更多國際特許創新藥械,培育壯大高端醫美、氣候療養、康復體檢等新業態。持續深化瓊海主城區與樂城先行區的融合發展,做足做深“醫療健康+”文章,堅持在完善提升基礎設施、城市配套和服務能力基礎上,主動承接樂城產業外溢,打造高端醫療旅游產品。加快推進富海產業園區建設,推行“前店后廠”模式,積極引進研發中心落地,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發展生物技術藥物、現代中藥、化學創新藥產業,逐步打造成為集聚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高新技術等產業的有力載體,構建“醫教研”深度融合生態圈,推動醫療健康全產業鏈發展。大力發展“醫療健康+保險”,對接樂城先行區,探索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推動多樣化特藥險落地。進一步擴大基本醫療保險在樂城先行區的覆蓋面。(責任單位: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塔洋鎮政府、市科學技術工業信息化局、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管理局)
 
2.著力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能級。用足用活用好博鰲亞洲論壇“金字招牌”,積極提升會展經濟平臺效能。服務保障好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對標“中國達沃斯”,推進“美麗鄉村會客廳”建設,鞏固提升已定址的高層次行業性會展,高標準規劃會展產業園區,加大會展業人才引進培養力度,推動更多國際性、全國性品牌落戶,用一流的行業服務水準打造一流的博鰲會展服務品牌。推動文旅消費提檔升級,積極謀劃發展瓊海城市IP,用好紅色娘子軍、萬泉河、更路簿等獨特資源,重點發展會展旅游、醫療康養旅游、紅色旅游、美麗鄉村旅游、濱海度假旅游等五大旅游品牌,積極拓展旅游消費業態,做強風箏沖浪、高爾夫等頂級賽事訓練基地,全力打造體育旅游示范區。加快布局航空服務業,深化博鰲機場臨空經濟區控規編制成果,規劃建設臨空產業園區,支持航空運動、飛行培訓、科研實驗等通用航空業態蓬勃發展。(責任單位:市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博鰲鎮政府、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3.培育壯大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推動熱帶種業發展,引進一批國外同緯度熱帶果蔬,加大“三品一標”認證和地理標志商標注冊扶持力度,著力打造“瓊海新奇特水果”全國知名地理品牌,與中國熱科院、上海農科院、華大基因等科研機構深化合作,構建“育繁推、產銷游一體化”產業體系。深入推進農業對外交流合作試驗區建設。引導檳榔產業轉型發展,積極扶持油茶、沉香等高附加值產業。加快推進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提高疫病防控能力。推進漁業基礎設施建設提質轉型,建設長坡鎮海水養殖業提升改造治理項目,不斷引導傳統漁業養殖“進園”“上樓”;推進潭門國家級現代化海洋牧場示范區人工魚礁創建項目、潭門中心漁港升級改造項目和青葛漁港防波堤修復項目建設,引進社會資本,爭取創建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積極培育研發后半潛式潛捕、海上觀光、沙灘露營等休閑漁業業態。〔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市交通運輸局、各鎮(區)政府〕
 
4.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爭創創新型城市,全面實施瓊海市科技創新創業平臺管理辦法,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建設或管理運營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等科技創新創業載體,大力營造創新創業氛圍。深入實施科技型企業倍增工程,支持樂城先行區加快建設國家臨床醫學創新中心、省部共建先進技術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做大真實世界數據研究平臺,打造共享醫工轉化平臺,構建良性醫療科技創新生態體系。加快推進國家級智能網聯示范先導區建設,瞄準智能網聯汽車等前沿產業,建設車聯網重點實驗室,推動車聯網試點示范應用、產品技術創新、智慧交通建設以及產業集群培育,完善“博鰲—潭門—中原—樂城先行區”無人駕駛旅游觀光商用示范運營。加快5G試點項目示范應用,持續推動數字瓊海建設,大力培育發展國產化信息產業。(責任單位:市科學技術工業信息化局、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管理局)
 
(三)推進綠色宜居型城鄉建設。
 
堅持將低碳發展理念融入城鄉建設領域全過程,統籌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和新建建筑節能標準提升,系統性推進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
 
1.合理規劃布局城鄉建設。堅持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推動形成“一核一帶兩翼”的區域協同發展戰略格局,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從城市宜居性、開放空間體系設計、社會資源公平性、交通效率、能源可持續性等多個方面科學確定建設規模,避免土地低效利用和重復性建設,實現城市功能與低碳發展相結合。倡導綠色低碳規劃設計理念,增強城鄉氣候韌性,建設海綿城市。針對建設用地、耕地、工礦用地、園地、林地和草地等地塊進行布局和規模合理規劃,加強生態岸段和生態海域保護。嚴格落實建筑拆除管理制度,在老舊城區改造過程中,杜絕大拆大建,利用濱海特色原生鄉野風貌,注入紅色革命、南洋、海洋、農耕等文化靈魂。綜合考慮城市交通、建造和維護技術手段,推動建立綠色低碳為導向的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機制。開展綠色社區創建行動,構建服務便捷、配置完善、布局合理的城鄉公共服務體系。(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2.加快提升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以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為契機,推動既有居住建筑綠色節能改造,有條件的同步開展電氣化改造,預留適宜的配電網容量,為接入更多零碳電力創造便利條件。全面推廣綠色低碳建材,推動建筑材料循環利用。加強公共建筑用能監管,推動超過能耗限額的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探索推進公共建筑能耗、碳排放監測監管系統建設和運行管理。開展綠色建筑創建行動,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加快推廣集光伏發電、儲能、智慧用電為一體的新型綠色建筑,探索研究試行“光儲直柔”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到2025年,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達到80%。(牽頭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3.推動城市運行綠色化轉型。深入推進濱海型城鎮化試點工作,統籌推進智慧城市,開展瓊海市智慧監管中心項目建設,實現各類要素數字化、虛擬化、實時可視可控,通過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助力城市綠色轉型。適度超前建設城市感知網絡基礎設施,推進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建設,匯集各類地上、地表、地下數據,實現數字化多規合一,開展城市服務創新應用。積極推廣應用溫拌瀝青、智能通風、輔助動力替代和節能燈具、隔聲屏障等節能環保先進技術和產品。加大工程建設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力度,推動廢舊路面、瀝青、疏浚土等材料以及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推動城市道路橋梁、公共照明等市政公用設施智能化改造。到2025年,城市管理運行體系日趨精細化,基礎設施綠色、智能、協調、安全水平逐步提高。到2030年,基本建成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責任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科學技術工業信息化局)
 
4.深入推行農村清潔化用能。因地制宜推進綠色農房建設,加強既有農房節能改造,推動新建農房執行節能設計標準。建立以屋頂光伏為主的農村新型能源供應系統,提高農村用能自給能力。加強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加快補齊農村地區電網薄弱短板,在服務農村生產生活電氣化需求的同時,滿足分布式新能源接入需要。推廣節能環保灶具、電動農用車輛、節能環保農機和漁船。提升農業數字化水平,充分發揮數字化對鄉村振興的驅動賦能作用,提升鄉村數字化治理效能。打造瓊海市會山鎮加略村農村清潔化用能示范工程。到2030年,電能成為農村用能的主要方式,占比進一步提高。〔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各鎮(區)政府、瓊海供電局〕
 
(四)建設綠色交通發展體系。
 
推動交通綠色低碳轉型,優化調整交通運輸結構,形成綠色低碳運輸方式,構建便捷高效、綠色低碳的交通運輸體系,鼓勵發展低碳交通運輸裝備,加快形成交通運輸領域綠色低碳生產方式。
 
1.打造綠色高效綜合交通體系。實施海南東部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工程,形成高速公路、高鐵、航空、港口等為支撐的“橫、縱、支”串聯,“海、陸、空”通達的立體交通體系,構建形成“431-30”交通出行圈。系統謀劃城區交通網絡優化工程、鄉鎮交通網大循環工程、機場鐵路高速公路客運零距離換乘和貨運無縫對接工程、公共交通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推進形成萬泉河與東海岸構成T字形水路運輸格局。科學規劃建設城鎮停車設施,加強充電、加氫、加氣和公交站點等設施建設,加快城鄉公交一體化進程。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建立規范化可持續管護機制,完善市、鎮、村三級路長制。(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2.推動交通運輸工具裝備低碳化。推進老舊營運車輛淘汰更新,增購新能源公交車輛、新能源出租車、城鄉物流配送廂式貨車,加快推進社會運營交通領域清潔能源化,逐步實現公務用車的新能源汽車全替代。到2025年,全市公共服務領域和社會運營領域新增和更換車輛使用清潔能源比例達100%。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和氫燃料汽車應用示范試點。建設覆蓋高速公路服務區、交通樞紐、公交場站、物流中心等公共區域的充電樁與充電站,形成高速公路和城鄉充電網絡。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老舊船舶,加快電、氫等新能源在船舶領域的應用,推進船舶“油改氣”工作,建設船用液化天然氣加注站,發展天然氣車船。落實《推進瓊海市龍灣港岸電建設實施方案》,進一步完善龍灣港岸電建設,減少靠港船舶大氣污染排放。逐步提高清潔能源在機場能耗中的占比,降低貨物運輸空載率。〔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政府辦(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3.加快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高質量完成國家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市創建,加快推進樞紐協同,規劃“2+2+N”的物流節點體系,進一步完善公鐵水空多式聯運體系建設。依托以龍灣港為核心的瓊海海港樞紐體系,推動國際海運、海陸聯運發展;依托博鰲機場發展陸空聯運。推動城鄉物流三級網點建設,完善智慧交通綜合監管平臺。積極開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建設,推動城市配送模式轉變和服務升級,提升城市物流配送效率。(責任單位:市商務局、交通運輸局)
 
4.積極引導城市綠色低碳出行。深入貫徹落實公交優先、城鄉一體發展理念,重點推進城鄉客運經營主體整合、公交線網優化、公交場站建設等多方面工作。加強公交運力投放與車輛更新,加快建設陽江、長坡、大路三個客運場站,并在此基礎上建設一批農村綜合運輸服務站,拓展貨運、郵政、快遞、綜合服務、管理、商業、司機之家等功能。科學規劃城市慢行系統,加強慢行系統與周邊公交站點和建筑物的無縫銜接,實現慢行與公共交通的接駁換乘。到2030年,公共交通、自行車、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更加普遍,綠色出行比例不低于70%。〔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配合單位:各鎮(區)政府〕
 
(五)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堅持以保護優先和自然修復為主,系統打造生態保護各要素共同體,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
 
1.鞏固生態系統碳匯成果。深化“多規合一”改革,統籌國土空間保護與開發,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和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建立差異化自然生態空間管控措施,促進自然生態空間生態系統總體穩定。優化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控制線。強化固有林木保護,加強管理,嚴厲打擊一切非法破壞林地行為。全面推行林長制,明晰責任,執行森林網格化管理機制。規范林業用地保護利用,加大林地征占用查驗力度,嚴格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從源頭嚴格控制林地過快消耗。加大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力度,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體系、檢疫御災體系、防治減災體系、應急防控體系建設,加強森林防火保障體系建設。〔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配合單位:各鎮(區)政府〕
 
2.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加快森林撫育經營和低效林改造,增強森林碳匯能力。利用當地熱帶植物覆蓋海岸帶、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縣道等交通干線兩側,推進林蔭道路建設。優化城市綠地系統,加快推進城市公園、道路和住宅區綠地建設,提高公共綠地的均衡性,開展城市增綠工程。統籌城鄉綠化,協同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宜居鄉村綠化等工程,鼓勵全民義務植樹,推行“身邊增綠”,培育城市“碳中和”能力,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積極配合實施全省“藍碳行動”計劃,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結合海南麒麟菜自然保護區海草床、珊瑚礁保護與修復工程,著力調整海洋產業結構,積極發展經濟藻類養殖,建立人工藻礁增殖區,修復海藻場及生物環境,提升海洋碳匯能力。結合海洋牧場建設,試點研究生態漁業的固碳機制和增匯模式。〔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配合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公路局、市農業農村局、各鎮(區)政府〕
 
3.挖掘農業固碳增匯潛力。以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為根本,全面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行農業清潔生產,大力發展低碳循環農業。實施作物品種替代,積極引入生物質炭土壤固碳技術,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強農田土壤生態系統長期固碳能力。加強農田保育,開展耕地質量提升行動,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動秸稈還田、有機肥施用、綠肥種植,提高農田土壤固碳能力,增加農業碳匯。實施化肥農藥減量替代計劃,規范農業投入品使用,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和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技術。開展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與利用設施提檔升級行動,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促進糞肥還田利用。(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六)強化低碳科技創新支撐力。
 
搶抓碳達峰窗口期,以雙碳目標為牽引,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快綠色低碳科技革命,依靠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能,示范引領資源型城市碳達峰科技創新行動。
 
1.加快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推廣應用。聚焦綠色能源、工業節能降碳、碳捕集利用與封存、低碳建筑、綠色智慧交通、廢棄物綜合利用、生態碳匯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引進一批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探索綠色建筑、綠色型材、生態環保、綠色能源、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新興技術融合發展場景,推動與傳統行業碳中和需求深度融合,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引育一批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通過技術轉讓、技術許可、作價投資等多種形式有效推進綠色低碳科技成果轉化。支持企業通過轉讓、許可、技術入股等方式,引進國內外先進綠色低碳科技成果在瓊海轉化應用。(牽頭單位:市科學技術工業信息化局)
 
2.完善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生態。健全支持創新政策體系,完善新技術、首購首用風險補償機制。強化創新體系建設,統籌推動創新要素合理流動,強化協同創新,建設高效合作、協同有序的創新體系。聚焦創新鏈關鍵和薄弱環節,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大力培育綠色技術創新主體,實施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行動,培育一批綠色技術創新企業。構建知識產權保護與服務的多元治理服務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嚴格知識產權執法,完善技術成果轉化公開交易與監管體系,創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利益分配機制。〔牽頭單位:市科學技術工業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
 
3.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和人才培養。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碳達峰相關重大項目和技術創新扶持資金支持,落實相應政策吸引人才聚集,引導企業、科研單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積極培養和引進新能源、儲能、氫能、碳減排、碳匯、碳排放權交易等領域的優秀人才。加快碳排放資產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建立由國內外相關科研機構、高校、企業、社會組織等參與的碳達峰碳中和高端特色智庫。加強能源和碳達峰專業知識培訓,積極開展針對政府、企業、各類機構相關人員的碳達峰碳中和知識普及。(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科學技術工業信息化局)
 
(七)營造低碳生活新風尚。
 
著力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把綠色理念轉化為全市人民自覺行動。
 
1.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實施全民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行動,將生態文明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強化全民節能低碳環保和資源能源環境國情教育。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科普產品供給,將綠色低碳理念有機融入文藝作品,制作文創產品和公益廣告。持續開展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等主題宣傳活動。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科學知識進學校、進課堂,鼓勵學校推出氣候變化特色精品課程,定期開展碳達峰碳中和進社區、進園區、進機關、進企業等活動。(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生態環境局、市教育局)
 
2.推廣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廣泛開展綠色生活行動,推動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鼓勵綠色消費,出臺綠色消費鼓勵引導政策,鼓勵居民優先購買節能環保低碳產品。加大政府綠色采購及購買環保服務力度,帶頭采購更多節能、節水、環保、再生等綠色產品,推行使用循環再生辦公用品和無紙化辦公等綠色辦公方式。開展綠色生活示范創建工作,創建一批綠色家庭、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綠色酒店、綠色商場等,評選宣傳一批優秀示范典型,營造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財政局、市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市商務局、市科學技術工業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政府辦(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3.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強化企業環境責任意識,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利用和環境保護意識和能力,提升全面綠色創新發展水平。探索建立重點用能單位全面碳排放核算管理體系,深入研究企業節能降碳路徑,制定“一企一策”專項工作方案。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等社會團體作用,督促企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統計局、市科學技術工業信息化局)
 
4.積極發揮碳普惠機制作用。基于海南省碳普惠機制,研究制定系統科學、開放融合且符合瓊海生態產品特點的碳普惠機制。實施低碳產品惠民政策,鼓勵和引導消費者購買低碳節能產品,大力支持和引導共享經濟發展。推廣低碳旅游,制定發布綠色旅游公約和消費指南,鼓勵消費者旅行自帶洗漱用品,減少使用一次性日用品。探索建立個人碳積分賬戶、制定出臺碳積分制度、搭建碳普惠平臺并實現與海南省碳普惠平臺串聯,逐步構建吸引力強、全民參與且持續運營的碳普惠體系。(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責任單位:市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八)深化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交流。
 
充分發揮博鰲亞洲論壇的重要平臺作用,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國內外交流與合作。
 
1.深化國際合作。利用好博鰲亞洲論壇的平臺窗口作用,引導企業、科研機構等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多邊合作,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平臺建設,全面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低碳領域科學研發、產業創新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聚集氣候應對創新技術,通過高端交流活動與發展中國家深度鏈接與合作。積極承辦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大會、金磚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高級別會議、全球碳中和主題峰會等一系列重大國際會議。(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2.推進區域合作。深化與省內外城市、機構、企業、院校、基金組織之間的合作聯系,加強低碳技術聯合創新,拓展低碳產業項目合作,推動綠色金融、節能、可再生能源、林業碳匯、生態環境治理等方面的成果落地。加強區域聯動,深化產業耦合協同發展和園區共建,集聚各類創新資源抱團參與應對氣候變化項目建設,推動城市間全方位、深層次、立體式互利合作。(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四、專項工程
 
(一)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建設工程。
 
推動瓊海區域電網工程建設,以數字電網作為支撐新型電力系統構建關鍵載體,打造了覆蓋發輸變配用等電力生產消費全環節的平臺型的數字電網。以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為指引,全力提升農村供電能力,大力實施鄉村電氣化建設項目,全面建成瓊海現代農村電網綜合示范區。全面提升電網智能化水平,推廣“互聯網+”供電服務。全面提升電網智能化水平,推廣“互聯網+”供電服務。重點推進瓊海110千伏東太輸變電新建工程、鋪仔110kV變電站新建工程、聯先110kV變電站新建工程、嘉積110kV變電站#1、#2主變增容工程、椰林110kV變電站#2主變擴建工程、東紅站110kV變電站#2主變擴建工程、福田110kV變電站#2主變擴建工程、220千伏塔洋變電站擴建工程、220千伏朝陽輸變電新建工程、海南三亞-海口東500千伏(瓊海段)線路新建工程等工程建設,實施低壓、中壓配電網升級改造、配電臺區智能化建設。加快“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建設,發展分布式智能電網,加強有源配電網規劃設計和運行研究,合理確定配電網接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配電網接納分布式新能源能力。加強配電網互聯互通和智能控制,滿足分布式清潔能源并網和多元負荷用電需要。做好并網型微電網接入服務,發揮微電網就地消納分布式電源、集成優化供需資源作用。積極推進電力需求響應,加強工業領域電力需求側管理,提升工業電氣化水平,持續提高單位工業增加值能效。〔牽頭單位:瓊海供電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各鎮(區)政府〕
 
(二)零碳示范區域創建引領工程。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創新推進,努力把博鰲鎮打造成零碳小鎮海南樣板。博鰲鎮區全部按照綠色生態城區標準規劃建設,推動綠色建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加快完善生活垃圾、污水處理、分布式能源等綠色低碳基礎設施,著力發展綠色交通,提升環境容貌,推進綠色游憩空間建設,打造多個綠色低碳社區。重點提高綠色低碳建筑水平,大力推廣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發展低碳、零碳建筑,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加強綠色施工管理,創建一批節約型工地,推動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智能化技術應用,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融合發展。
 
加快完善博鰲零碳示范區建設,落實好《海南博鰲零碳示范區實施方案》各項要求,高質量完成園林景觀生態低碳化、建筑綠色化、可再生能源利用等8個方面19個子項目的建設,利用三年時間,按照“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目標,多維度對標對表國際一流指標,通過制度集成創新和技術集成應用,將博鰲零碳示范區打造成為省部共建的全國性示范項目和具有國際引領示范作用的零碳綠色發展標桿,全面提升東嶼島作為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的服務能力,更好地滿足非正式、舒適、和諧、綠色、高效的國際會議要求。
 
推進會山鎮加略村打造“零碳先行示范區”。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及農業綠色發展,大力開展農村綠色低碳村莊建設,積極示范推廣農房節能改造、高效低排放爐具、太陽能光伏路燈,實施好農村能源綜合建設,進一步擴大光伏產業項目規模,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加強沼渣沼液高質利用,加快提升農村零碳排放發展動能。〔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各鎮(區)政府〕
 
(三)熱帶海島綠色建筑探索工程。
 
推動超低能耗建筑規模化發展,加強高品質綠色建筑的節能低碳技術推廣,在政府投資或政府主導的建設項目中,率先推動超低能耗建筑全面應用。深入拓展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形式,大力發展光伏瓦、光伏幕墻等建材型光伏技術在城鎮建筑中的一體化應用,持續提升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比例。提高建筑終端電氣化水平,探索集光伏發電、儲能、直流配電、柔性用電于一體的“光儲直柔”項目示范。鼓勵應用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場化手段,統籌推進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節能改造,推進公共建筑圍護結構、空調系統、電氣照明系統以及給排水系統等設施能效提升。強化公共建筑低碳運行監管體系建設,分步提升城鎮建筑和基礎設施智能化運行管理水平,利用能源和信息技術,將能源網、物聯網及互聯網智能集成,實施建筑能耗測評標識和建筑能耗限額管理。(牽頭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四)禁售燃油汽車壘土筑基工程。
 
著力解決充電不便問題,優化新能源汽車使用體驗。遵循從城市中心區向城市邊緣地區、從城市優先發展區域向一般區域推進的原則,逐步加密公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進商場、超市、賓館、商務樓宇、公共文體場館、旅游集散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物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公共文化旅游娛樂休閑場所停車場公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擁有停車場的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利用內部停車場資源建設充電設施。落實海南省《關于加快推進居民小區充電樁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重點推進城市居住社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物業部門與有資質的充電樁建設運營企業合作在小區公共停車位建設充電設施,鼓勵擁有專用固定車位的居民自建自管充電設施。積極布局高速公路、國省道和重要縣鄉道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充分利用高速公路服務區停車位建設快速充電站。健全完善全市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運營監控與服務平臺管理體制。到2025年,全市充電基礎設施總體車樁比例確保小于2.5﹕1,公共充電樁方面小于7﹕1,充電網絡平均服務半徑力爭小于1公里。〔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政府辦(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五)海洋藍碳生態系統建設工程。
 
積極配合做好海南省藍碳資源調查統計。以海岸線為軸,統籌海岸線兩側功能和保護需求,實施岸段分類管控,科學規劃生態廊道、生態濕地、生態緩沖帶等生態功能設施。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區范圍內全面禁止實施圍填海,將自然海岸線保護納入海洋環保責任目標考核。實施“一灣一策”精準治理,以海灣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為導向,加快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治理和修復,恢復被破壞的海域岸線自然生態和風貌,提升海岸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和防災減災能力。加強紅樹林濕地常態化監測和保護,對紅樹林及濕地生態系統等因子的實時動態監測。加快落實海草床、珊瑚礁、海藻場等海洋生態系統修復試點工程,加大麒麟菜等重要海洋生物資源及其棲息地保護力度。在長坡、潭門等海域投放對海水水質起凈化作用的貝、藻類,開展增殖放流活動。(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六)全面深入實施全市禁塑工程。
 
嚴格落實海南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各項工作部署,將黨政機關辦公區、學校校園、醫院院區、農貿市場、商鋪、飯店等區域列為禁塑重點區域,加強宣傳和監管,全面禁止使用(含提供使用)列入禁塑名錄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鼓勵食堂使用自帶餐具和可重復利用餐具,鼓勵學校、醫院、商鋪、飯店提供可重復使用購物袋或自帶購物袋使用,切實減少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的使用數量。加強可循環、易回收、生物降解材料替代產品研發,降低應用成本,有效增加綠色產品供應。大力推廣可重復使用的環保袋以及紙制品、植物纖維制品等非塑制品和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五、政策保障
 
(一)加強碳排放統計核算。
 
持續健全各行業領域能耗統計監測系統,完善溫室氣體排放基礎統計工作,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推廣碳排放實測技術成果,加快遙感測量、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在碳排放實測中的應用。打造瓊海市綜合性碳排放管理平臺,建立完善統計、生態環境、能源監測及相關職能部門的數據銜接、共享及協同機制,實現智慧控碳。將年綜合能源消費量超過1000噸標準煤(等價值,下同)的存量用能單位和在建、擬建年綜合能源消費量1000噸標準煤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納入碳排放動態評估管理范圍。(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生態環境局、市統計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健全法規規章標準。
 
加速清理現行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中與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不相適應的內容,推動節約能源、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環境保護、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等領域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制定修訂。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在海南省標準基礎上,推動制定更加嚴格的產品能耗限額、建筑能耗限額、設備能效等級等指標。(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科學技術工業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商務局、市司法局、市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完善支持政策。
 
全面落實國家和海南省碳達峰碳中和有關財稅、價格、金融政策。統籌財政專項資金支持碳達峰碳中和重大行動、重大示范和重大工程。完善綠色產品推廣和消費政策。強化稅收政策綠色低碳導向,全面落實國家、省對環境保護、節能節水、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稅收優惠政策。針對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實行差別電價、階梯電價等綠色電價政策。加快建設綠色金融體系,大力發展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等金融工具,鼓勵金融機構開發碳排放權、用能權抵押貸款產品。拓寬綠色低碳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碳中和債等綠色公司信用類債券。鼓勵社會資本設立各類綠色發展產業基金,支持綠色產業發展和技術創新。積極引進國際資金和境外投資者參與氣候投融資活動。(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生態環境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瓊海供電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建立市場化機制。
 
鼓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權市場、用能權、綠電市場等進行交易。鼓勵支持重點排放企業開展碳資產管理,培育壯大能源管理、碳排放及碳資產管理等服務產業,進一步推進節能咨詢、診斷等市場化服務,建立市場化減碳模式。利用好相關自然資源,開發碳匯、可再生能源、碳減排技術改造等領域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六、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加強黨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強化健全瓊海市碳達峰工作機制,建立瓊海市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牽頭統籌推進碳達峰工作研究,協調解決相關重大問題。市級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各領域碳達峰相關工作。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區域內碳達峰相關工作。建立健全工作體制機制,落實保障措施,出臺相關政策,統籌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的完成。
 
(二)強化責任落實。
 
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要圍繞達峰目標做好目標責任分解工作。各鄉鎮各部門要深刻認識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復雜性,切實扛起政治責任,著力抓好各項目標任務落實。各相關單位、社會團體組織、個人要積極發揮自身作用,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主動參與或配合全市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合力推進瓊海早日實現碳達峰。
 
(三)嚴格監督考核。
 
依照有關規定將碳達峰碳中和相關指標納入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體系,作為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評價的重要內容。各部門每年將推動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情況向市委、市政府報告。開展碳達峰實施情況評估,科學評估工作進展與成效。編制碳達峰目標責任評價考核方案,依照有關規定將重點行業與區域碳達峰落實情況納入生態環境保護督查,建立有力有效的監督落實機制。
 
(四)加強能力建設。
 
各領域相關職能部門及各鄉鎮應強化人員配備和職責分工,提升統籌協調能力,強化管理能力,定期開展專項培訓,鼓勵開展以“雙碳”為主題的培訓考察、交流研討、課題研究等活動。鼓勵重點排放領域、重點排放企業開展達峰目標和路徑研究,強化“雙碳”相關專業智庫建設,研究建立“雙碳”專家庫,持續加強“雙碳”實現技術支撐力量。
 
(五)加大項目支撐。
 
各鄉鎮、各部門要按照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積極謀劃儲備一批重大項目,建立碳達峰碳中和重大項目庫。將重大項目分解到年度工作計劃,明確實施主體、責任單位和推進措施。鼓勵有條件的鄉鎮、行業和企業開展相關項目試點示范,積極探索有效模式和有益經驗。建立重大項目動態調整機制,分年度更新項目庫,形成“謀劃一批、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增資一批”滾動發展態勢,有力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海口】【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改委 生態環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6041442號-7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strong id="j0xlh"><bdo id="j0xlh"></bdo></strong>

<strong id="j0xlh"><i id="j0xlh"></i></strong>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耒阳市| 罗江县| 陇西县| 红原县| 精河县| 临潭县| 凤凰县| 文安县| 赤水市| 丽江市| 稷山县| 榆树市| 兰溪市| 滦平县| 邮箱| 吐鲁番市| 怀安县| 溆浦县| 沾化县| 象州县| 紫云| 岳西县| 榕江县| 塘沽区| 滁州市| 大方县| 辛集市| 大洼县| 金寨县| 宣汉县| 黔江区| 黄龙县| 庆阳市| 灵寿县| 米泉市| 清镇市| 乌兰察布市| 桓台县| 华坪县| 十堰市| 乃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