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第一欧美日韩中文,91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永久免费

杜祥琬院士:實現“雙碳”目標有八個抓手

文章來源:中國汽車報碳交易網2023-09-20 10:35

由廣州市人民政府指導,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支持,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主辦,中國汽車報社承辦的“問路碳中和——2023汽車碳中和峰會”,于9月19~20日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辦。
 
在9月19日舉行的“高層論壇01:‘雙碳’背景下汽車產業的機遇與使命”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顧問杜祥琬發表了題為“對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及路徑的思考”的演講。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顧問杜祥琬
 
以下為演講實錄:
 
大家好!在我國“雙碳”戰略提出三周年之際,“問路碳中和——2023汽車碳中和峰會”召開,我向峰會的成功召開表示祝賀!同時感謝廣州市人民政府,也感謝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的邀請。今天我講的題目是“對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及路徑的思考”。
 
“雙碳”戰略在國際上提出來,就宣告了中國綠色低碳轉型的決心和雄心,標志著工業革命以來形成的發展模式開始落幕,新的發展范式的興起將創造人類新的現代化模式,為中國和世界帶來可持續的綠色繁榮。二十大報告里講到,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這句話非常重要,說明我們能源資源稟賦里,有可立的,有需要立的,要先立后破。
 
下面我講幾個部分:
 
首先是基本判斷和認識。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順應綠色發展的時代潮流,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球共識,正在深刻影響全球價值體系。就像總書記所說,應對氣候變化是我們自己要做,而不是別人要我們做。以碳達峰、碳中和來驅動我國實現技術創新和發展轉型,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縮小與主要發達國家發展水平差距的歷史機遇。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這樣做,將為保護地球家園作出重要貢獻,所以無論從國內的需要,和全球的情況看,我們對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要保持戰略定力。
 
第二,認識到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存在減排幅度大、轉型任務重、時間窗口緊等困難和挑戰。拿2020年的數據來說,全國的溫室氣體排放中,有139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占全球大約27%;二氧化碳排放量有116億噸,其中能源活動排放量101億噸,占全球能源活動排放量的30%左右。我們國家現在已經進入高排放國家的行列,同時還會有一些增加。我們把剛才的數據換成人均,就是中國的人均溫室氣體排放大于10噸,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7噸。這些都已經明顯高于全球人均水平,超過了英法等發達國家。我國能源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綜合效率偏低,這三個問題很突出,我們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只預留大約30年時間,明顯短于發達國家的50年到70年。
 
所以,我們經濟社會和能源轉型,也就是綠色低碳轉型,必須用更快的加速度,挑戰會更艱巨。全球主要國家的能源強度和碳排放強度中,中國明顯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比主要發達國家的數據偏高。所以,這就需要我們讓能源強度和碳強度逐步下降。盡管有一些困難,但還是要做。
 
第三,要通過技術進步和發展轉型,實現高質量的碳達峰和如期的碳中和。在碳達峰這一步,要堅持行業和地區梯次有序碳達峰的原則,鼓勵已經碳達峰的地區不再增長,而排放處于平臺期和可再生能源比較豐富的地區要盡早實現碳達峰,像鋼鐵、水泥這樣一些已經趨于飽和的行業要率先碳達峰。在這個基礎上積極采取降碳脫碳、碳移除技術,這樣到2060年我們是有可能實現碳達峰。到那時,全國的溫室氣體排放有望降到26億噸二氧化碳當量,這是中國工程院討論的結果。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控制在大約20億噸,到那時,碳移除技術首先是森林碳匯技術能力也可以達到約26億噸,這樣就能基本上實現碳中和。
 
我們實現“雙碳”目標有8個戰略,第一是節約提效優先戰略,第二是能源安全戰略,第三是非化石能源替代戰略,第四是再電氣化戰略,第五是資源循環利用戰略,第六是固碳戰略,第七是數字化戰略,第八是國際合作戰略。
 
具體看實現“雙碳”目標的路徑有八個抓手。
 
第一個抓手是產業結構調整。要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就要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重要手段來實現經濟發展和碳排放脫鉤。經濟發展和碳排放脫鉤很重要,經濟要積極發展,但是碳排放可以不再增長,脫鉤的拐點就是碳達峰。為此,我們要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等。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隨著人均GDP的升高,人均碳排放在增加。
 
但是無論美國還是歐洲,他們到了一定的階段,就可以實現經濟繼續增長,但是碳排放不再增加,這個拐點就是碳達峰,他們都經歷過碳達峰拐點,這就是產業結構調整和能效的增加,中國正在接近歐洲的數據。
 
第二個抓手就是靠能源,打造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這是實現碳中和的關鍵和基礎。為此首先中國要堅持節能、提效雙能驅動,繼續推動單位GDP能耗和碳排放的下降,既要節能提效,也要安全平穩地由化石能源為主,逐步轉向以非化石能源為主;非化石能源要從現在占20%多到2060年占80%多,這是國家政策中提出的目標。
 
重新認識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常會聽到這樣6個字,就是富煤、缺油、少氣,用這6個字描述我國能源資源稟賦是不確切、不準確的,因為這個描述忽略了我國可再生能源資源非常豐富的實際特點,這是我們能源轉型的準確、基礎性認知。實際上,我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正在牽引著可再生能源快速增長,而可再生能源本身憑借我們的自然資源、技術能力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正在支撐著可再生能源向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可再生能源會擔當我們能源的大任。
 
可再生能源具有可持續性,2022年,中國的水、風、光、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和裝機量都是世界第一。中國的可再生能源裝機量達到12億千瓦時,占全國發電總裝機的47.3%;而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達到了2.7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31.6%,現在可再生能源的份量已經很重要了。
 
而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是我國能源資源稟賦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已經開發的可再生能源不到可開發資源量的1/10,所以我國提出能源低碳轉型,是有豐厚的資源基礎,這點很基礎、很根本,有這些資源我們才能轉型。對能源資源稟賦認識的局限性會影響我們的能源政策。我們的能源負荷主要在中國中部和東部,中東部長期認為自己負荷很重但資源很缺,所謂資源缺就是自己那個地方沒有煤沒有氣,因為我們過去就只把煤油氣看作能源,我們視野里就只有化石能源,忽略了可再生的能源開發,這樣就形成對外來煤和電的依賴,東部沒有煤就從西部和北部來。這樣的認識有局限性,會影響我們能源政策和能源戰略,這個問題對正確認識中國能源資源稟賦非常重要。
 
因此,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中東部能源要提高自給率,我們過去強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東部要靠西部。中東部如果能提高能源自給率當然很好,西電東輸時候可以作為輔助手段,但是首先要從身邊取材。對這個問題首先要研究其經濟性,如果東部自發電,比西電東送成本低,就可行推廣,所以我們首先要用自己身邊可及的能源,實再不足再從異地獲取。利用身邊的能源,就是建立分布式能源低碳網絡,培養一批能源的產銷者。東部中部企業也好、家庭也好,大家都不只是能源的使用者,也會成為能源的生產者、產銷者,中國要培養一大批這樣的產銷者。比如說BIPV,家庭住宅房頂上的光伏,自己發電自己用,這就不只是消費能源,還能生產能源,這不只是一概念,要把它變成現實,自發自用也可以與集中式電網互動,這就是一套概念。中東部要提高自給率,具體的做法就是變成產銷者,建立分布式的低碳能源網絡。
 
第三個抓手是能源轉型和能源安全并行不悖。能源轉型要先立后破,我們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比如屋頂光伏。再說減碳,假如現在新房子沒有蓋好,就不要不動老房子,這就是低碳轉型,這與能源安全并行不悖,可以說越轉型越安全,因為轉型以后的新的能源都是我們自己可以掌控的可再生能源,就不會再有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就是要逐漸構建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積極穩妥推進煤電減量,不只是要發電,也要自己做靈活性改造,來支撐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除了發電之外,還要能夠調峰。同時還要發展儲能,來處理新能源消納和穩定,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消納新能源,比如說虛擬電廠,這是輔助新能源的手段。
 
第四個抓手是做好新能源電力系統,首先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安全可靠,太陽能風能有波動性,如何讓它安全可靠,就是要多能互補,要“源網荷儲”協調發展,同時要調動各種靈活性資源,要和各種商業化的儲能技術相結合,包括太陽能、風能,多的時候可以把它儲存起來,少的時候拿出來用,這樣保證應用端是安全可靠的,也可以實現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所以要把新能源、靈活性資源和各種儲能技術結合好。曾經有個說法,是讓能源體系經濟可行又安全可靠,還要綠色低碳,這三個同時具備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常常被稱為“不可能三角”。我們通常優先考慮安全可靠,這是對能源系統的基本要求,是必須重視的;經濟可行的能源,社會才會接受;而綠色低碳是能源轉型大方向。所以,碳達峰、碳中和新型能源系統必須同時做到滿足這三個目標,使它成為“可能三角”,而不是“不可能三角”,這才是高質量的能源系統。
 
第五個抓手是關于工業領域如何有序實現碳中和,一方面有的要進行產能控制,然后工藝升級、能效提升、能源替代。工業部門自己分析,有望在2025年左右整體實現達峰,峰值大約79億噸,我們已經趨于飽和的鋼鐵水泥行業,“十四五”期間可以實現碳達峰。同時,到2060年以后,可以實現深度減排,通過工藝替代升級、電氣化達到深度減排。工業領域到2060年直接碳排放可以降到5億噸,有些工業環節離不了煤炭,到那個時候還會用一些煤炭,也還會增加一些碳排放,大約是5億噸,這樣可以通過CCUS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這樣來解決這些碳排放。
 
第六個抓手是交通工具如何實現碳中和,主要是使用燃料替代。現在新能源車就在替代燃油車,通過能效提升、結構優化等方式,到2030年至2035年碳達峰,到2060年碳排放可以控制到2億噸至7億噸。具體而言,交通運輸工具中,現在乘用車已經在逐步走向電動車,2050年大概能基本實現電動化。商用車方面,2030年,電動商用車銷售量要達到10%,到2060年實現載重汽車電動化,這是目前的設想。同時,要推動鐵路電氣化,但航空目前來看難以電動化。還有就是現有的建筑改造和驗收,要避免大拆大建,要加強建筑的節能改造,這點在中國潛力很大,可以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還有農村要以屋頂光伏為基礎,建設農村新型能源系統以及電動車智能充放電系統,發展新型建筑配電系統,還有核電等,盡早用清潔低碳供暖來替代散燒煤。
 
第七個抓手是碳移除技術,到2060年我們還會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碳排放,我們計算全國還會有26億噸,現在是100多億噸,到那個時候會有26億噸的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碳移除技術主要就是林業碳匯,再加上碳捕集和封存CCUS、CCS這樣的一些技術,當然還要相關的政策和制度體系的完善。
 
還要強調一點是減污已經有了很明顯的成效,現在有了“雙碳”,而降碳和減污不是一個概念,兩個方向非常一致。有了“雙碳”目標,減污可以說是如虎添翼,這樣兩者可以建立減污降碳統籌融合的戰略規劃政策和行動體系,同時我們還要完善碳交易制度,這是一個政策工具,碳交易制度可以用來鼓勵減碳。
 
此外,我們實現碳中和并不是現有技術就夠用,要發展科技創新,支撐“雙碳”目標的實現。由于中國碳排放量基數大,碳排放到碳中和時間短,必須要有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來支撐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下的碳中和。其中,能源領域有綠氫技術、高效太陽能技術、可再生合成燃料、新型儲能技術等,還有液體陽光、綠色甲醇、超導電纜,以及智能電網等,電網隨著能源本身的革命也會走向智能電網,有很大的進步。工業部門中,有氫冶金、氫能煅燒水泥熟料,包括工業數字化進步也非常重要;交通部門中的技術需要更新,包括規模化的碳移除技術等。
 
第八個抓手加強合作,融合創新。我們為了“雙碳”目標,還必須健全低碳技術的標準體系,并且發展相應的數據中心。需要強調的是,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長達幾十年的科學轉型過程,它呼喚深度的管理創新、科技創新、金融支持和企業參與,政策性很強,需要把握好節奏,積極而又穩妥進行,既要防止一刀切、簡單化,又要防止轉型不力,帶來落后和無效投資。總而言之要先立后破,把好事辦好,推動經濟社會的變革和進步。
 
最后再強調一個觀點,我們2060年實現碳中和是重要的里程碑,但不是終點,2060年的中國和世界人類社會都還要繼續發展,未來社會要靠未來能源的支撐,從未來能源的角度看,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雙碳”目標的意義和歷史地位,人們會理解碳中和的重要意義。
 
我今天主要就講這些,不當之處請大家指正,謝謝!
 
速記整理:趙建國
 
速記審校:陳偉
 
(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閱,僅供參考。)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海口】【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改委 生態環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6041442號-7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strong id="j0xlh"><bdo id="j0xlh"></bdo></strong>

<strong id="j0xlh"><i id="j0xlh"></i></strong>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东县| 宿迁市| 钟山县| 无为县| 太和县| 韶山市| 耒阳市| 宣汉县| 利川市| 蚌埠市| 台中县| 曲松县| 东山县| 长武县| 彭州市| 云和县| 延川县| 石景山区| 新和县| 中方县| 循化| 密云县| 沙坪坝区| 江城| 牙克石市| 恩平市| 河东区| 加查县| 双柏县| 扶风县| 衢州市| 汪清县| 三都| 江门市| 仙游县| 孝感市| 南木林县| 怀宁县| 鱼台县| 达尔| 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