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建筑衛生陶瓷產品結構發生變化。全國拋光磚生產線減少330條,降幅達到67%;內墻磚生產線減少190條,產能下降19%;外墻磚生產線減少110條,產能下降29%;仿古磚生產線減少230條,產能下降28%;大板生產線增長8倍,達160條;陶瓷瓦產能增長30%。過去五年間,智能化衛生陶瓷異軍突起,目前已經超過1000萬件。
同時,行業的能源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2020年年底全國陶瓷企業天然氣使用率已達53%。據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統計,2021年年底,全國陶瓷企業天然氣使用率會達到60%以上。
01
了解行業現狀是關鍵
在“雙碳”政策的背景下,陶瓷企業既面臨機遇,更面臨挑戰,相關企業正在研究利用低碳技術進行轉型升級。致力于低碳技術研究的機構不僅需要長線投資的思想準備,更要深刻理解
綠色發展理念,通過節能實現降碳,同時也需要將循環經濟進一步落到實處。了解建筑衛生陶瓷行業
碳排放現狀如何,實現“雙碳”的途徑是什么……這些都是陶瓷企業實現并落地“雙碳”目標的關鍵。
2021年,我國建筑衛生陶瓷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量1.4億~2億噸,占全國總排放量的1.5%~2%,其中建筑陶瓷碳排放量約占全行業96%,衛生陶瓷碳排放量約占全行業4%。目前,建筑衛生陶瓷碳排放主要是由于陶瓷產品制造過程中干燥燒成工段燃燒煤制氣、天然氣造成的大量碳排放,除此之外,火電使用也會造成一定的碳排放。
意大利建筑陶瓷行業碳排放量僅約占總排放量的1%。為達到2030年建筑陶瓷行業的直接碳排放量平均減少35%~40%的目標,意大利目前2030年以前的低碳技術路線研究的重點包括:從窯爐中回收占到總熱量15%的熱量再利用,同時減少燃氣需求;通過高效能技術,把能源效率提高7%;考慮可用性的前提下,最多可使用40%的生物燃料;在試驗基礎上對瓷磚窯爐進行電氣化,2030年整體覆蓋率達5%。這也為我國建筑衛生陶瓷行業實現“雙碳”目標提供借鑒的思路。
02
多方發力推進落實
在國家“雙碳”發展主流政策的驅動下,在國內外低碳技術發展的啟示下,陶瓷企業需要積極思考如何做到節能減碳并腳踏實地去落實。同時整個行業的相關組織也需要多方面發力,共同推進全行業“雙碳”戰略的實現。其實施關鍵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產業政策引導產品結構的調整。對于陶瓷產品,在滿足裝飾美觀性和防污防滑耐磨等實用功能的前提下,陶瓷企業可加強與節能減碳相關的標準規范、產業政策編制的實施,用修訂產業政策帶動產業結構的調整,提倡陶瓷磚薄型化、衛生陶瓷減量化發展,旨在陶瓷生產環節就節省粉料使用量,減少礦產資源的消耗量、節省成型壓力消耗的電量和降低運輸過程的燃油費,多管齊下實現陶瓷產業綠色節能生產的目標。
二是節能技術的創新。近30年我國陶瓷企業迅猛發展,因其準入門檻不高,造成行業內百花齊放卻又良莠不齊的現狀,加上近年來,房地產政策的收緊和房地產企業的爆雷,造成陶瓷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因此,陶瓷企業出于效益最大化和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考慮,更要重視舊設備和生產技術的升級改造。比如現今行業內的電燒輥道窯、干法短流程、少空氣干燥、壓力注漿、脫硫脫硝捕碳、節能型窯爐等技術,借助這些技術可充分挖潛降耗,實現陶瓷行業節能減碳,同時也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三是做好企業能源結構調整及能源管理。陶瓷燒制生產過程需要大量能耗,陶瓷行業未來重點開發電燒窯爐也成為必然趨勢,目前國內陶瓷企業用電以碳基燃料火力發電為主,意味著發的電越多,自然碳排放量越來越大。為減少燃煤發電的碳排放量,可改用其他
清潔能源,例如可在工廠屋面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來達到減少碳排放的目標。同時加強企業節能量化評價工作,加強能源管理,建立能源計量管理制度,提高全行業能效水平。
四是注重發展循環經濟。大宗工業尾礦渣的綜合利用是實現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領域,涉及陶瓷行業固廢的循環經濟則為固廢基陶瓷材料的研究與應用。目前,我國在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積累了一定經驗,利用工業固廢——煤矸石、粉煤灰、鋼渣和工業尾礦開發出發泡陶瓷、透水磚、地鋪石等一系列建材產品,后續應該繼續深耕研究,為固廢資源化利用和節能減碳作出貢獻。
(作者系中國建材咸陽陶瓷研究設計院副院長)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