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組織的“雙碳戰略在行動”讀書群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錢鋒作為導讀人與委員們共同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能源領域推進“雙碳”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的有關決策部署,并就《讀懂
碳中和》第十一章“中國能源基礎設施轉型與投資戰略研究”內容與大家交流分享體會。
錢鋒表示,能源革命是推動實現“雙碳”目標的“牛鼻子”。他在導讀中說:“我國近88%的二氧化
碳排放來自能源系統,我國‘一煤獨大’的能源結構特征十分突出。因此,能源結構亟須從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轉變、從化石能源向
清潔能源轉變。其次,重型化產業結構能耗高,使經濟發展與
碳排放高度耦合。我國鋼鐵、建材、化工等流程制造業規模均居世界第一,這些行業主要依賴化石資源和能源,是制造業碳排放的主要來源。發達國家從碳達峰到碳中和歷經了50-70年,中國僅有30年時間。‘雙碳’目標下,我國能源消費面臨嚴峻考驗。面向能源行業的能源網絡智能調控技術、
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技術、煤電綜合節能技術、高效儲能技術等亟待突破和推廣應用。”
為了加深委員們對專業知識的理解,錢鋒在導讀中展示了大量圖片、數據表格輔助闡釋觀點。在他看來,在新一輪科技革命驅動下,數字化轉型能夠促進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新舊動能轉換,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走數字化轉型之路,可以推動能源供給和鋼鐵、建材、化工等重點流程制造業領域低碳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
錢鋒認為,要加大清潔煤電技術推廣力度,有序關停低效能自備煤電,保留的煤電機組實施“三改聯動”,積極推動公用亞臨界煤電機組等容量替代,采用超臨界、超超臨界煤電機組。錢鋒建議,要推進新能源關鍵核心技術研究。例如,開展風能和太陽能儲量精細化評估與潛力預測研究;建立儲能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圍繞氫的制取、儲運與加注以及氫能利用,加大研發力度,系統布局綠氫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等。
“要推進低碳、零碳、負碳關鍵技術創新,將能源供給和利用與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以
綠色化低碳化、高值化高端化、數字化智能化為目標,加快能源行業轉型發展。圍繞超高效光伏電池、人工光合作用技術、變革性CO_2轉化利用技術、低成本
CCUS技術等加強基礎性研究。”錢鋒說。同時,數字化技術可以充分表征能源及碳排放分布信息,提升城市智慧能源一體化管控水平。
錢鋒表示:“通過構建城市多介質能源供給數字孿生系統,揭示城市多介質能源轉換過程機理,構建其數字平行展示,基于多介質能源及碳排放的全時空分布信息,刻畫能源供給和碳流動軌跡,通過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對城市多介質能源全生命周期智能管控。同時,通過碳排放約束下城市天然氣系統采銷一體化智能決策、面向新能源入網的城市電網智能協同調控、面向低碳高效的城市智慧能源網一體化管控等技術的實施提高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