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行動 減污降碳增匯協同發力
2021年10月15日,國家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青海海南、海西基地項目開工,通過光伏治沙等模式,有望實現
新能源與生態協同共進。助力“雙碳”,這只是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一個縮影。
2021年,中國新增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約為5300萬千瓦,連續9年位居世界首位;光伏發電并網裝機容量達到3.06億千瓦,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隨著可再生
清潔能源的裝機容量越來越大,我國一些省份目前正在利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強建設大型光伏和風電基地。同時,國家能源局也公布了全國676個整縣光伏推進名單。按照我國碳中和的行動目標,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比將超過50%,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將達到80%。可以說,中國發展可再生
清潔能源的市場空間廣闊。在2021年9月召開的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承諾,今后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的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我們相信,中國的示范和幫助,有利于廣大發展中國家改善能源結構,促進光伏發電、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產業的大力發展,減少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
以區域和流域為單元,優化工業結構,減少同質化低端競爭,各地區、各行業正積極做好經濟增長和減污減排的“加減法”。在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方面,中國同樣持續發力。我們看到,鋼鐵行業探索利用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產生的氫氣替代焦炭煉鋼;一些城市已經開通了氫能公共汽車;一些地方正在探索將水稻改為旱作稻,減少農業甲烷的排放;鄉村建筑采用節能和保溫改造工程,減少了冬季取暖、夏季制冷的能源消耗和
碳排放;與此同時,赤泥轉化為赤泥磚,磷石膏、煤矸石轉化為建筑材料和可利用的熱能……一些地方以前堆積如山的大宗工業固廢,正在通過綜合利用得到消納。總的來說,降碳、減排的區域和流域大格局正在建立,一些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和工藝升級提升了行業的競爭力,一些行業碳達峰碳中和的做法上升為全國性標準,成為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這對于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具有巨大的示范和啟迪意義。
在加強
碳匯方面,中國也走在前列。截至2021年12月23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為1.79億噸,累計成交額達76.61億元。
碳交易作為碳排放指標調劑的市場手段,既有利于植樹造林、增強
碳匯,也有助于控制碳排放總量,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要素流向綠色低碳發展領域。在我國浙江、福建、陜西、江西等地區,權益主體通過“生態銀行”等
平臺的集中收儲和轉讓機制,將所得的碳匯指標在
碳交易場所公開掛牌交易,將“綠水青山”的生態服務價值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經濟效益。在碳交易越來越國際化的今天,廣大發展中國家積極開展生態建設、加強生態修復,有望在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兩方面實現雙贏。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