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在COVID-19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中國宣布了力爭在2030年前碳達峰,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
碳中和(簡稱“雙碳”目標)。中國承諾實現
碳中和,為世界其他國家帶來信心和樹立榜樣。目前中國的“雙碳”規劃工作正在全面展開,但脫碳之路尚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如何實現從化石能源主導向非化石能源主導的轉型,可能比過去40年的改革開放影響更為深遠,挑戰更巨大。
近期,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國家發改委、美國馬里蘭大學、清華大學、巴基斯坦氣候變化部等國內外機構的
專家學者聯合在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期刊上發表展望文章,對四個代表性模型的碳中和情景進行了分析。分析結果表明,實現碳中和的路徑存在顯著差異。不同情景中對核能、風能和生物能的需求,可能已接近其資源的上限,只有太陽能前景更明顯,表明了太陽能的關鍵作用。最近實現的太陽能和風能與化石燃料能源的
價格平價,為碳中和奠定了基礎,但達到碳中和所需的部署規模,受到技術和商業瓶頸的影響。
文章建議廣泛部署分布式能源系統以提高供電系統的安全性和靈活性,并在智能電網、儲能、分布式太陽能、風能、小型和模塊化核能方面采取更積極的行動。碳中和目標要求一切都在短時間內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包括技術、社會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因此未來需要持續的國際合作和有利的國際經濟和政治環境,助力中國“碳中和”目標的如期實現。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