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
碳中和”已寫入天津“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中,實現“雙碳”目標,離不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政府部門和一眾津企錨定“力爭
碳排放提前達峰”的重任,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天津方案”。記者近日跟隨市工信局調研團隊走進多家企業,看天津從
新能源生產、污染監管、
綠色金融等方面是如何發力。
據市工信局節能與綜合利用處處長李志介紹:“近年來,天津產業結構調整成效明顯,去年全市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26.1%,比“十二五”末提高8.6個百分點。加之工信部門為300多家高耗能行業的重點企業進行節能診斷服務,并實施節能低碳技術改造,使‘十三五’期間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6%,讓工業能效水平得到持續提升。”同時,本市已累計培育146家國家級和市級綠色工廠,114家單位獲批國家級綠色制造示范單位,綠色制造體系初步建立。
在天津中車風電葉片工程有限公司,該公司總經理張志宏告訴記者,“2010年公司剛在天津成立時,搬運葉片都靠人拉肩扛,葉片最長才40米。現在大部分生產環節都應用智能設備,葉片長度可達80米。”目前,天津葉片產銷量已位列全國第二、全球第三。張志宏表示,今年企業還會繼續加大研發投入,生產出更多質量更好、技術更高的新能源發電產品。
在天津同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文亮介紹,“我們堅持自主創新,技術依托于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已承擔包括4項國家重大科學儀器專項在內的20余項國家及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參與多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擬定,知識產權近300項。”在同陽科技產品展廳,陳文亮指著眾多監測機動車尾氣、工地揚塵、水污染等大小不一的機器說,“拿這款水質在線自動監測儀來說,以前相關部門進行水質監測,都要拿著樣品到實驗室,等待結果時間長,監測結果不一定準確。現在有了在線監測,大數據實時上傳,只要出現污染排放情況立刻報警,助力政府部門大大提升監管能力。”
傳統制造企業向綠色智造升級,融資是成敗關鍵。“從公司業務增長就能看出‘綠色金融’自去年開始就飛速發展。”聯合赤道環境評價有限公司總裁羅文輝笑著說。這家津企是國內最大的信用信息服務機構聯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十三五’期間,我們為天津五千余家、全國上萬家企業及政府部門提供相關綠色服務,提升全國企業綠色制造水平。在助力天津忠旺鋁業等企業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基礎上,目前正為五家津企提升綠色升級,推動天津綠色制造體系整體建設。”
“當前,市工信局正積極對接工信部,做好我市工業碳排放現狀、碳達峰面臨的形勢的研究分析,積極謀劃天津工業碳達峰工作。”李志告訴記者,在《天津市產業鏈三年行動方案》中,新能源被列為十條重點發展的產業鏈之一,到2023年其產業規模力爭達1000億元。市工信部門還將加快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十四五”期間,全市綠色工廠將達到300家,并完成400家重點企業節能診斷服務。(史鶯)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